退的哲学1000字
不知你是否见过农人插秧。我觉得农人插秧时弯腰的姿势像极了饱满的稻穗。他们不仅一步接着一步把秧苗小心翼翼地插进水田,而且细致谨慎地往后退着,我觉得那是所有劳动姿势里最美的一种姿势,我发现人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唯有插秧是向后的,但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秧苗,整块田其实也就在这种不断地倒退中有序地栽好了,显得整齐划一,十分优美,退步的同时其实已经向前迈了许多步,简单的动作蕴含着朴素的哲理。
看着农人插秧的身影,有一首诗也在不知不觉间潜入了心底: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根据插秧所写的禅诗里蕴含的何尝不是人生进退之哲理呢?
记得有个故事说,有俩人相逢在山涧的独木桥上了,开始俩人互不相让,于是相争中俩人都差点掉进了山涧,当时俩人都想着向前,但是没人退后,就一个人也不得上前。
人生的独木桥上何尝不是如此,退其实是进的先基,没人退,就没人能进。假如这时其中一个知道了退步是为了上前,他退一步的话,这一步就会让俩人顺利地过桥。
看来谦让未必都是坏事,如此可见让的结果还是让我们朝前迈一步。
其实在短跑中也蕴含着这样的进退哲学。在发令枪响前,我们往往习惯性地把右腿退后一步,这是为了给自己向前积蓄爆发的力量,听到号令枪响,这后退的一步就会给整个身体贯注一股强大的力量;相反两腿一直都保持待命状态的话,却容易及早懈怠,所以越是想争第一,但是两条腿都用了相同的力量,长时间的紧张让腿处于了疲软状态,自然就与第一反倒失之交臂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在跑步中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俗世里也许我们的眼障太多了,我们反倒不明白进退之理了。
潜意识里我们习惯强调前进再前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我们随时挂在嘴上的格言,殊不知百尺竿头再朝前进一步往往很难,到达百尺竿顶时,其实我们最容易陷入满足状态,胜利往往会在这时冲昏我们的头脑,这时再进一步的话多数时候就是盲目的冲动。 这时倒不如从竿头上下来反思一番后再去进那一步,效果也许会更佳。
我们懂得乘胜追击,却不懂得冷静思考,不懂得退一步再向前的道理。我们只希望锦上添花,不懂得功成身退。我倒认为该退则退,激流勇退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最该学学农人。退,不是懦弱,不是退让,不是逃避,是为了给前进留出一方道路。农人的退,化成了饱满的稻穗,弯腰的谦卑化成了累累垂首的稻子。而我们的退则可以把成功的花化成了甜美的果实。
退的哲学字相关文章:
★ 诗的哲学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