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创新,追溯经典1000字
要唤醒阅读带来的仪式感,不是固执于摩挲书页的手感,更不是空有情怀,而是不断挖掘承载文化和思想的时代载体。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读屏”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相对于一盏新茶、一缕墨香的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电子阅读对我来说,并不是侵蚀文化的“洪水猛兽”,也并非值得万人追捧
236的新鲜宝物。
我更以为将两者融合共存,才能相得益彰。
作为网络
“原住民”的青少年一代,电子阅读已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阅读方式。但有些老一辈的人借此抨击新时代的文化冲击使经典流失、让思想变浅,
他们固守一种传统带来的安全感“摸得着的才放心”。但正如严复先生所说“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守正创新方为阅读之道。
要唤醒阅读带来的仪式感,不仅是固执于摩挲书页的手感,更不是空有情怀,而是不断挖掘承载文化和思想的时代载体。它们可以是电子屏幕,可以是笔墨纸砚。只有如此,文化的薪火才能生生不息,文字的内涵才能令我们、令后代回味无穷。
然而电子阅读在“文化快餐”式的潮流下饱受争议,部分人认为电子阅读能代表信息时代演变下的创新读书形式,增强阅读效率;与之针锋相对的是另一批人-他们批判电子阅读导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虚假的“读书盛景”难以持久。
正所谓利弊双依,电子阅读尽管便携且便捷,但这一优点的反面就是给人们带来浮躁的心态。假设将一个人置于人流不息的地铁站,他会选择拿起手机进行阅读,但他获取的就不止是文字了,还有人群的喧闹和地铁的嘈杂;但将这个人放到一个静谧的图书馆,他必然会放下手机,选择一本厚厚的纸质书,心境和时间都会随文字和呼吸变慢。这么说来,电子阅读带来的思想和收获就只能被时间的流水冲刷而带走吗?
不,“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好比挖井,许多“读屏人”都只是浅浅挖了屏幕上的那一层,就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当作涌出的源泉而洋洋得意。实际上,屏幕后的文字早已是另一个世界,他们却是一无所知。
所以,在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的同时,我们也需一边接收信息,一边将那些碎片式的信息拼凑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拥有独立思考、主观判断的能力和一份认真、平静的心态,在电子阅读中获取快节奏生活下的海量信息,在纸质阅读中寻觅经典留给岁月的沉淀。重要的并非形式,而在于不断地积累和探索。毕竟对于人类来说,阅读也只是辅助工具,真正重要的是灵魂与思想。
不过度排斥,不盲目追捧,才能真正做到对文化、对时代的包容,只有这样才能读懂那部最长的长篇小说一-人生。指导
追求创新,追溯经典字相关文章:
★ 品味经典700字
★ 追求经典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