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中的和谐10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时候,春雨纷纷飘落,路上的行人为避雨步履匆匆。此时的诗人想对雨饮酒,便向一位悠闲的牧童询问何处出游酒家,牧童兴致勃勃地指着远处的杏花村告诉诗人。
——题记
4月4日~4月6日,这是一段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的日子,是一段风和日丽、细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郁闷的日子……在这样的一段日子了,偏偏又是事情最多的时候。说了这么多,这是什么日子呢?是清明节。
在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很有特点的。首先它是由节气命名的节日,其次它是与上巳,寒食三个不同节日合并成的节日,最后它是一个祭奠逝者的得节日,同时又是一格生机勃发的节日。
“日暮汉宫川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古代宫廷在这禁火的时节中将烛火分给那些与皇帝亲近的人袅袅的轻烟就这样进入了官宦的家中。这如诗中所写“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在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并不少见,虽然政府大力推行“办实事于民”,但是又有多少位拿着国家俸禄的高官们,真正的做到的办实事于民。反而是在偏远小镇的七品芝麻官做到了这一点,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宋朝的滕子京在西北边境任职,率领军民抗击西夏入侵时,因受到诬告而被贬职到岳州任太守,滕子京并没有因为降职而放弃了自己的宏远理想,而是在岳州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他“自尚,倜傥自仁,好施于”的性格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秉着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在庆历四年的春天,重新修建了岳阳楼,并致信与好友范仲淹写文章留念,这就是著名《岳阳楼记》的由来,这更是“小官办实事”的史证。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不简单,正因为有了像滕子京这样的“小官”,社会朝和谐的殿堂又迈进了一大步,不知道那些“大官”什么时候才会向“小官”看齐?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吟诵这句诗句,不免给人添上了一份伤感。这句诗好像更适用,难道古人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人们都已忘记了祭祖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节游山玩水,的确清明节的另一个活动就是踏青。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个活动——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自由、民主、和谐的社会,就不会有我们的未来。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的道路是沉重和庄严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的精神和遗志。我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校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这更是一个共青团员应具备的品质。
清明之中的和谐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