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作文大全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作者: 更新时间:

  篇一: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朱子言)

  题目是“我眼中”的苏东坡,眼睛的可视范围很小,但“苏东坡”这个名字可在我心中占了不小的份量。

  小时候见母亲端来一道荤菜,后来母亲太忙,这道菜很少吃过了。只记得那菜是由猪肉所制成,那肉色泽鲜润,让人看着便垂涎三尺,吃起来更是独有风味,那上层的肉肥而不腻,下层的肉紧致而饱含汁水,当时的我对这道菜十分好奇,问及其名,便从母亲那儿得知了“东坡肉”的大名。

  等到上小学时,照老师的要求,背诵着古诗七十首,闲暇时翻看后面的作者故事,猛然发现里面有一人名为苏轼,号“东坡居士”,便开始好奇之间的关系,于是边去网上查找了与东坡肉有关的资料,原来,在苏轼被贬到黄州后,那里的猪肉价钱十分便宜,但是当地的百姓却不懂得煮,于是便发明了这一道东坡肉。或许我便是在此第一次与苏东坡结缘。

  在听闻他不仅发明了东坡肉,还有许多美食都是他发明的时,我眼中的苏轼就是一名美食家,更是一名吃货,不然他如何会发明如此之多的美食呢?而在我进一步去了解完这位美食家时,我却发现这位美食家十分奇怪,那么他奇又奇在何处?怪又怪在何处?这些问题在我上初中后得到了解答。

  上初中后,经语文老师的推荐,去置买了康震讲唐宋八大家一套书,本就因中国诗词大会对古诗产生了兴趣的我翻开书一阵畅读,其中最奇的便要数东坡了,他不像韩愈一般,一到蛮荒等地便泣命理不公,连连上书与皇帝请求将他放回。相反的,苏轼身上有着随遇而安的气质,他这一生坎坷,不断的被贬,但这又能怎么样呢?他依然是个可爱的东坡。

  也许有些不甚了解苏轼的人会认为他是一个不甚明白变通的人,他们会笑他又傻又怪,明明离宰相之位只差一步了,他却依然依照他之前行事方法、为人处世的态度来行事,这不是“傻”是什么?

  的确,他这种率真的、执着的做人原则,实事求是的办事方针,与一吐为快的言行方式,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不断的让他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但是不可置疑的一点便是,他的初心从未改变,他并不是为了升官,为了过上好生活,为了发大财而去当官的。踏实真切的想要让自己所治理的一方土地的国家变得更好,造福于百姓,留下了一些著名的政绩工程。可惜,他并没有完全实现他更多的功业,他被小人不断的陷害,被当时的哲宗、神宗皇帝一次次赶到偏远的地方,从风景较宜人的杭州,一路颠沛流离到了几乎是蛮荒之地的海南。

  路途遥远,但他几乎从未放弃,在这不断的贬谪中,他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人生。在老师粗略的讲解苏轼后,我便去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当老师问到:“你们最喜欢哪首诗词”时,同学们大多数都谈及《赤壁赋》,也有人谈及《水调歌头》,而我却不同,我喜爱《定风波》,我爱里面苏轼的豪迈奔放,我爱他如破凡尘的洒脱,更爱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

  这便是我眼中的苏轼,但他不仅存在我眼中,还长留在我心中。

  篇二: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卢慧霞)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生平被史书简要地概括成三个字:文学家。

  在我看来,苏轼,抑或苏东坡,却实在是一个多面的人物。

  从政治上来说,他是一个几乎“固执”的人。在科举考试上名动京师的他,仕途本来一片光明,他可以顺利地成为自己一直梦想的忠臣名相。但苏轼的行为却又透露出一种直爽与天真,从始至终,他苦苦地试图支撑在新旧两派政见翻覆的浪潮之中,最后却两派一起得罪了个彻底,被小人陷害,一贬再贬。

  他总是书写批判当朝掌政者的书折,他说自己总是“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但是在这样看似“不合时宜”的行为背后,他却一直怀着为百姓着想的初衷。在那一个个清秀刚劲的墨字背后,是一颗始终不变的赤子之心。

  而经历了官场的失意后,被贬谪的“苏东坡”,拥有豁达广阔的胸襟,亦有心系天下的胸怀。

  黄州,惠州或是儋州,是他生命中的过客,却也是改变他一生的契机。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留下文学与诗的种子。而在这期间,他由官场回归生活,他由“苏轼”蜕变为了“苏东坡”。是什么改变了他呢?也许是偶然吃到了一道鲜美的菜肴,也许是剥下了自己种获的第一粒粮食,也许是注意到了无书可读坐在路边光着脚丫的一个孩子……总之,他从朝堂之上的高谈阔论,开始实际地用自己的力量为人民做事,渐渐融入了人群。而正因为此,他诗文的内容也同样发生了改变,那些藏在他骨血之中的苍生大义,那些家国的情怀才真正的得以释放。

  他的诗句,或放荡轻狂,或壮志不息,或回首释然。而他也通过文字与我们跨越时空交流,让我们得以窥见当年关于苏东坡的点点滴滴。

  他在饮酒半梦半醒之际,敲门无应,只好凭栏听江涛之声,他将自己的思想寄于一叶孤舟,飘于江海,飘至历史的滚滚长河;他在梦中与阴阳两隔的妻子执手无言,却又从梦中醒来,匆匆记下梦中人的容颜,泪却流了满面;他是那只拣尽枯枝的寒鸦,虽满腹才情,却没有一个可以栖身,可以落脚歇一歇的容身之所。

  他经历了那么多,难道不会一直耿耿于怀吗?他不会抱怨命运对他的的不公吗?

  而苏东坡只是笑笑,他写: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苏轼,苏东坡,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洗去不属于他的名利污垢,由生活精心雕磨而成的苏东坡正在一步步变得空明而纯净。

  他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沉淀,完成了独属于苏东坡的破茧成蝶。

  那是被天下人所赞誉的才高气傲的他,亦是愿意俯下身去朝黎民伸出手掌的他。

  他是,苏东坡。

  篇三: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黄梓皓)

  余光中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苏东坡是个有趣的人。他在给米芾的信中写过,“异日为宝,今未尔者,特以公在尔,呵呵。”你看,这位生活在约1000年前的古人,就像我们现代人一样说起了“呵呵”,可见他有多可爱风趣。在他初到儋州时,他被那里的状况吓倒了,但仍用幽默的笔墨写下“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于诸子”令人不禁一笑。但这种风趣有时也会坏事。苏东坡有个朋友叫刘攽,晚年得了麻风病,十分凄惨,而苏东坡却在酒席上改《大风歌》为:“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刘攽被当众取笑,懊恼不已。没错,苏东坡就像个孩子一样,天真直率,有时甚至会得罪别人。

  苏东坡也是个乐观的人。被贬了,正常人应该郁郁不得志,但他却不是。在密州,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黄州,他”休将白发唱黄鸡”,留下《猪肉颂》《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等名篇;被贬岭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他注重文教,教出了儋州第一个进士;他尝生蚝,告诉儿子:“每戒过子慎勿说,……,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苏东坡要是在现代生活,准能开个“东坡食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都是他的杰作。无论如何贬他,他的乐观永远也不会改变。

  苏东坡还是个重情义的人。在密州的中秋,他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于是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乌台诗案时,苏轼以为自己将死,对苏辙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甚至他们的名字都极之讲究:轼为马车上作扶的横木,其貌不扬却必不可少;辙则是马车辗过留下的车轮印,能免于灾难。苏辙沉稳老练,苏轼天真直率,更多时候,是苏辙为苏轼操心。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辙请求削去自己的官职保哥哥活命,苏轼听到后也大为感动,写下了《狱中寄子由二首》。可见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深。

  苏东坡更是个宽宏大量的人。1101年,也是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仔细想想,这怎么可能呢?在他的晚年,遇到的几乎全是坏人,全是要他命的坏人。比如章惇,听说苏东坡要回京任宰相,自然怕得要死,立即让儿子给东坡写信。苏东坡收到信后,立即回信,说章惇没有对不起他过,叫他好好注意身体。

  就是这么个幽默、有才的苏轼,这么个经历如此磨难却仍然乐观、宽容的苏轼,才值得被后人敬仰。

  篇四: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邓奕晨)

  余光中曾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轼很好,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词人,从小到大我们都诵读着他的作品。而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不禁思考:苏东坡是在哪里诞生的呢?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一带,自从那个名轼的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哭之时,中国文学史上一段伟大的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帷幕。苏轼就在此出生,然而苏东坡呢?

  我想,是在黄州。

  苏东坡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这一生并不平步青云,因遭小人挤兑,先后贬至这三地。若由后人评说,在京时,苏轼官至翰林学士;在杭州时,苏轼修筑苏堤,造福千秋万代。然而,这其中只是作为政治家的苏轼,那个年少气盛的,渴望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苏轼。到了黄州,他步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告别了那个清狂的自己,正如余秋雨所说,他变得成熟了。他仍有着甘愿为人民奉献一切的伟大精神,只是终于在数十年的颠簸后,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变得平静,贴近自然。他抚平棱棱角角,但他身上的倔强与不为所谓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是深入骨髓的。他开始真正走进人群,开始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故事。他的诗中生活气息更加浓郁,因此更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他带着满身的伤痕,向黄州走来,从神坛上走来,而黄州给了他休养的时间,抚愈了他已经太疲惫的心灵。人们的笑脸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他打开了新的窗口,新的世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开始从一种闲适而随遇而安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也会风趣中带着遗憾的自嘲“闲人”。那些渴望辅佐圣上,治理国家的梦想被封存在心灵的最隐蔽的角落中,但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个独属于年轻的梦的碎片。

  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乐观,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从容,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生机,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悲痛,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放荡,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回首与感慨,我们在文字中徜徉,感悟人生的启示与希望。这些文字穿越千百年历史的洪流,依旧熠熠生辉给予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力量与进取乐观的心态,带着文化的温度,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苏东坡。

  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也最伟大的苏东坡。

  篇五: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刘嘉蕴)

  苏轼其人,据林语堂先生评价,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但在我心中,苏轼不是一人,而是两人——苏子瞻和苏东坡两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苏轼。

  苏子瞻:少年出仕,中央中的政治家

  作为一个受父亲苏洵严格教育的神童,每日固然有父亲为他准备的任务。小时候苏洵监督苏轼读书的情景到晚年仍记得那时候的情景,在《夜梦》诗中曾记“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他《春秋》余,今乃粗及恒庄初。”父亲的严格教育给他的出仕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果不其然,他和他弟弟苏辙中了科举,那时他21岁,他弟弟19岁,古语有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谓是少年成才。

  苏轼作为一个对国家有追求的人,他苏子瞻的前半生可以用《大学》中一句话来概括“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前半生于中央为北宋寻找一条富国强兵之路,不期却被卷入了一场改革——王安石变法。他父亲曾写《名二子说》评价苏轼“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而正是他这种不外饰的性格让他搅入了这一滩浑水之中。他对于一个人该骂就骂,要批就批,口无遮拦,这让他成为了革新派群起攻之的对象,无论他在哪里,他总是热点。

  作为一个文人兼政治家,被群起攻之时诗词总会惹出点麻烦,革新派的几个小人李定,舒亶借着几句诗词加上他们的歪曲事实的几句解释制造了一场冤狱——乌台诗案,接着他就来到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地方——黄州。

  苏东坡:中年蜕变,地方上的文学家

  经过了乌台诗案的一番洗礼,他的那一颗躁动之心早已平息下来。在黄州他由苏子瞻蜕变为苏东坡,都说“词穷而后工”他也不例外,由政坛上的一位知名人物,变为了一个普通的文人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与散文。他也曾在迷茫和与无助中度过,《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最后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他初到黄州的心境。

  黄州一贬,让苏东坡看透了官场的是是非非,老年时写《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次贬谪也让苏东坡看开了,对于仕途的各种不顺,他以阔达之心来面对,活成了一个乐天派,活成了一个自在的文学家。

  大雨中,能“回首向来萧瑟处”回顾自己一生的,是苏东坡,不是苏子瞻;在江边,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淡泊名利的,是苏东坡,不是苏子瞻;游赤壁,感慨“人生如梦,一杯还酹江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是苏东坡,不是苏子瞻。苏子瞻活成了苏东坡,更由一位政治家变为一位文人,活的更加逍遥自在,更加乐观阔达,更加活出了自己的个性。

  苏轼:老年豁达,人民心中的伟人

  他在黄州之后虽被召回,却因“一肚皮不合时宜”与旧党内另一股势力不和,不久又因宋哲宗重用新党,被一贬再贬,最终贬到了儋州这一处,而在这里他由苏东坡再一次蜕变为苏轼,完成了他最终的合体,他以乐观豁达的心坚强的在海南活了下来,以生活中的乐趣掩盖了种种苦难。写诗,做教育,活的超脱,在常州时以一位超脱者,溘然而逝,时年65岁。

  很多人都会说苏轼不就是苏子瞻,苏东坡吗?但在我眼中苏轼不是苏子瞻、苏东坡,而是两者相加才得到的。林语堂老先生曾说“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亲切的微笑”他以苏东坡这个名字为主语在我看来并非是随口一说。以苏东坡为主语,正因苏轼在黄州的那种觉悟,那种平易近人是他的特点,而不是如苏子瞻那般有政治色彩。

  苏轼的一生是留给我们细细品味的,是他留给了我们他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苏轼记忆的万古不朽之处。

  苏轼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是永恒的,他永远会在中国文化的星河中川流不息,熠熠生辉。

  篇六: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李雨澄)

  提及苏轼,人们会想到他所留下的壮丽诗词,以及他曲折的人生,他将那曲折艰难的人生,别人眼中的苟且,活出了独属于他苏轼的精彩。

  跟很多诗人一样,他进京应试,因文采出众,初露锋芒。在古主考官欧阳修的极力举赞下,名动京师,获得了赏识,而苏轼的未来,似乎也应一片光明。但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迎来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朝廷上的政局有了新旧两派,新派以王安石为首主张变法,而苏轼偏于旧党。在元丰二年,发生了大事,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的谢恩上表中,用暗讥讽朝政,后又用他大量的诗文为证,使他被关押了一百多天之久,史称“乌台诗案”。而后被释放了的他,被贬至黄州,而在那儿,他终明白了自己虽才华横溢,但却少有自知之明。他在那儿成就了苏东坡,而他的自省,也使他在真正意义上有了一次脱胎换骨。像他一样才华横溢的人也不少,可又有多少人能如他一般呢?被贬后并无完全心灰意冷,他修起了“东坡”,品起了美食,过起了生活,赏起了月色。

  他人生也并非一沉不起,但却很快又一落千丈,他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时,当他见西湖长期无疏浚,泥草杂混后,进行了修筑改造,长堤贯通西湖,一片生机盎然。明明已经不富裕却仍那样热心,明明可以无视却出以援手,像苏轼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又有多少?之后,他又被贬至儋州,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惩罚,而苏轼那时已不年轻。可当他见了儋州的落后与破败后,却开凿水井,改善当地人生活,开办学堂,传授他毕生所学,对当时更对后世影响渊远。

  从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里,我看见了,他饱经世事后内心沉稳,凡事皆淡泊的宁静平和;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里,我看见了他恰逢中秋,却无法团圆的无尽寂寞与悲凉,凄冷皎洁的月光下,苏轼心中的思念,皆化为普天之下对相遇和离别的人们的共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我也看见了他在漫漫人生中,面对不断的打压下,逆风前行,不忘初心的身影。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字相关文章:

2021年我眼中的年味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春天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秋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年味作文600字左右

我眼中的美景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美景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语文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秋天作文300字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

篇一: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800字(朱子言)题目是“我眼中”的苏东坡,眼睛的可视范围很小,但“苏东坡”这个名字可在我心中占了不小的份量。小时候见母亲端来一道荤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留下那个小小的我800字
    留下那个小小的我800字

    儿时,我生活在温州的一个小区,这个小区不大,却装满了我的回忆,它虽然只有几幢小楼房,但是楼下有一个不算小的草坪,每天我都...

  • 人生的第一场雪900字
    人生的第一场雪900字

    手中的黑笔,面前的题目,安静的教室。我坐在窗边,专注地刷着英语卷子。操场上,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叫声,我并没有理会,反而更加...

  • 突如其来的雪500字
    突如其来的雪500字

    “叮零……”上课铃响了,大家做好上课的准备。课上到一半,突然有人大声叫起来,“快看,下大雪了!”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

  • 能否做自己800字
    能否做自己800字

    成长了十几年,我发现身边接触过的差不多年龄的人,很少有保持自己的爱好,要么是听家长的,学习好才有出路,要么是听老师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