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驳“为何愧怍”一说 ——深究并批判八年级语文1600字
放寒假了,许多堆放着的资料要理的也该理掉了,想要轻轻爽爽地过个寒假。翻看着,怕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又看到了那份《考试指南报》,禁不住地重新翻到了八年级语文《考试指南报》的第6期。在刚刚过去的与学生交流学习这份报纸的那节课,我们曾因为其中的某篇文章而争议、感慨了不少。本期主讲的课文是《老王》,主讲的话题是换位思考。在“主题素材之换位思考”的大标题下有一小方框关于《老王》一课的编前语,不过刚开始没注意到,倒是所列的这几个主题素材还是蛮不错的,无论是名人之季羡林“抄书”或是拿破仑招聘秘书,还是普通人之母亲的处世之道或是“我”因只看到自己而铸成的错误,都很值得学生在换位思考这一问题上做素材上的积累。但在第2版亮相的“《老王》自主学习”模块,读【课文视窗】的内容,越读越不是滋味。
所导视的内容标题叫“《老王》中杨绛为何愧怍”。这篇文章的说法是:大多数教参把杨绛的愧怍解释为“没有尽可能地帮助老王摆脱人生的不幸和困境”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真正的原因不可能是物质,应该是精神,是因为杨绛在不停地拷问自己的灵魂后最终才明白对一个人精神上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言下之意,就是谴责杨绛或者杨绛在反思中谴责自己当年的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换位思考。禁不住地想问:作为一个具备一定人格高度的女作家,她会犯不会换位思考这样的对于她来说简直有些低级的错误,而且还需要她在几年的反思之后才最终想明白?还是编者因为自己的粗浅而误解了文意却还很自我地把这种低级凌驾在杨绛的头上?甚至是因为急功近利之心而强行扭曲了文章素材的本意以贴合他们所谓的“换位思考”的话题主题?
记得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主讲杨绛的时候,紧紧抓住她身上最闪亮的人格魅力就是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平等与尊重,平等与尊重就意味着人格立场上的换位思考。关于这个观点的依据,这篇文章也已提到:“作品中的老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杨绛夫妇则是出身书香世家,留学英法的著名作家、学者。双方可谓天差地别!尽管如此,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作为一个车夫,老王却丝毫没有受到歧视。杨绛一家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老王,让老王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近。”然而,下文却又笔锋一转:“但是在作者一家的眼中,老王始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车夫,自觉不自觉地在保持与老王的距离。与老王始终是物质交往,更谈不上对老王精神上的尊重与理解。”我只想问:“作者一家自觉不自觉地保持与老王的距离,在心里贬低老王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车夫的存在,而流露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意识、阶层意识,这些人物内心的东西,到底是有文本依据的,还是光自己臆测出来的?这篇文章中我是找不出什么依据来的。”而这样前后截然相反的观点一并出现,太自相矛盾了。更何况,一个人付出自己的同情心就必须要变成和对方一样吗?杨绛心地再好,但都无法改变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老王受到扶持再多,他也只能是个人力车夫。这些客观存在距离感并非因为杨绛存有虚情假意,而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杨绛与老王非亲非故,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比起与老王相似境地却还人情淡漠的周围人,我觉得杨绛简直就是上帝。
然而后文甚至还这样写道:“所以当老王主动提出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时,被我们拒绝了;去医院的车费,尽管老王一再拒绝,但“我”仍然给了他;行将就木的老王最后送来了鸡蛋香油,一再声称不是为了钱,但‘我’仍然把早准备好的救济款给了老王,连坐一坐、喝茶的谦让都忽视了。甚至于注视着老王下楼梯,潜意识里,只想着把他打发走,别赖在自己家里。”“潜意识里,只想着把他打发走,别赖在自己家里。”“潜意识里”,这是杨绛的潜意识吗?亦或是编者的潜意识?甚至还使用了一个“赖”字。在这样的描述概括里,杨绛不是一个同情者扶助者,而是一个物质的居傲者,而老王也不再是那个谦卑善良、知恩图报、自尊自强的好人,而变成了一个期望通过与杨绛一竞物质高下以成就自己人性平等与尊严的虚荣之人。杨绛一再地拒绝车费是她善心的使然;在送鸡蛋给她的时候,老王的确一再地声称不要钱,但杨绛是很明白老王的心思的呀,而且在当时就赶忙作了“我知道,我知道”的解释,而且在他死后也还反复地顾虑着老王到底有没有真正明白自己并没有“拿钱去侮辱”的意思,这些都说明杨绛在顾及老王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考虑他内心的感受。至于请老王坐一坐、喝口茶,表示一下谦让,那也是应该的,但当时的情境,杨绛早已被老王的“僵尸”模样吓傻了,以致于看她下楼梯时才蓦然想起自己连这些正当的细节都忘了,而不是她蓄意而谋的,也不是她人情淡漠而致的。这些说法太牵强附会而严重脱离了文本实际。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作者的态度表面上好像无可厚非。但是骨子里自视甚高的知识分子气质,使他们压根不想欠一个三轮车夫任何的人情;压根没把他一一一个社会底层的三轮车夫等同于一个朋友来看待;尽管‘我’尊重他,但那始终是一种自然的同情,甚至是施舍。并且这种精神漠视,作者在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闭着眼睛凭空而论?把好端端一个杨绛塑造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人格秀枕,甚至是一个神通广大的道德的偷窃者,她不仅是伪装者,还是人格的低能儿,值到几年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多么具有讽刺性!杨绛居然把自己置于朦胧的薄纱后面的那块靶子的前头,等待她的将是万箭穿心而冤魂难散!其实原文最后一段已清清楚楚地交代了,杨绛的愧怍不是因为物质的未及,也不是因为精神的未达。原文中杨绛这么拷问自己:“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不是,因为我的钱已帮助我平衡了内心对老王的物质上的亏欠感,不是因为物质的未及。于是进一步地拷问自己:“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也不是,因为“我”在当时已解释清楚“我”已领受老王的谢意,死后也反复确认了老王对“我”的心意的明白,也不是精神的未达。所以本文编者说杨绛愧怍是因为只及物质未达精神,纯属无稽之谈,绕来绕去最终只想绕到自己“换位思考”的话题主题上来。
那么愧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换言之,杨绛自己作为一个幸运者,一个有着道德良心的幸运者,老王作为一个不幸者,他不幸地死去从而没有了翻身机会而成了永远的不幸者,只要这样的关系成立,那么愧怍是必然的。这是人性规律的必然,这是道德良心的必然。要想粉碎这份愧怍,只有两条路:要么让杨绛丧失自身的道德良心,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人;要么彻底地把老王变成杨绛眼中的幸运者,不需要杨绛投以同情;只有这样,才会打破事物恒定的规律,否则杨绛的愧怍将永久地存在。理解到这点,确实不是几句说词就可以的,尤其对于一个初中生。记得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说了这句下文:“如果老王离开人世的时候是个百万富翁什么的,他的葬礼异常隆重,杨绛多年后还会不会如此愧怍绵延?”学生顿时恍然大悟。丧失自身的道德良心这不现实,改变老王的命运,在他死去之后自然不可能,那么杨绛只能罪愧地觉得在他有生之年自己还尽力得不够。事实上,当时的杨绛一家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经受着人生的低谷,在那样艰难的境地依然不忘初心,尽可能地给予无亲无故的弱者老王以人性的关怀,她的愧怍,她的自谴,恰恰是她高度道德良知的体现。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能经得起时间与空间的考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能读得出它的珍贵和美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群都能读得出不同的收获。但不管收获如何之不同,总不能违背事物本有的面目和美的原则。我作为一个成年人读《老王》,自有我的感慨,我因此而写了篇叫《愧怍》的文章。初中生读《老王》,根据单元要求,读到“应该要关怀弱者”这样的层面也可以了,但如果非得扯到更骨子里的东西,那么也应该有理有据地扯,而不是很不负责仼地牵强地为着某种功利而扯。
重新翻转报纸时,忽地又看到了刚开始的那段小字编前语,其中有几句:“老王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渴求的难道仅仅是物质回报吗?直到老王死了,作者经过换位思考才明白:一个人,精神上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即使是一个物质精神都贫穷的车夫,也要有精神上的尊重与理解。我们不能因为自身精神的富裕,而忽视了一个弱小者的心理需求。”如果非得拿《老王》这篇文章作为“换位思考”的素材案例,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不是个反例,而是一个正例。因为杨绛的换位思考,才有了对弱者的人道关怀,才有了关怀之余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和对自我的批判精神;因为老王的换位思考,才有了他的谦卑和善与知恩图报,才有了在生死垂危之际仍念念不忘生之恩情。
记得我当时很感慨,学生们也很唾弃,说:“老师,这等烂报纸,还是别用的好,脑子都给毒害了!”“是有问题,但话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尽信书不如无书,无论是怎样的书,都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都须得在批判中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去粗取精。下面这篇《独腿人生》真的很不错,不妨认真读读!”于是,阅读又有了一片开阔的天地。
辩驳“为何愧怍”一说 ——深究并批判八年级语文字相关文章:
★ 袜子一说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