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之语(教师手记之588)1400字
三十年弹指一挥,高考值得回味和反思。三十年来对知识的尊重由此可见,想来也必不复文化大革命中糟蹋有识之士的状态了,虽不致于人尽其才,至少不至于身陷囹圄。古人科举成名,一试以定前程,而三十年高考亦以博取功名为目的,有怀才寒士有鱼跃龙门的图谋,仁人志士亦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普天百姓都将高考视为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高考成绩的好与坏确实能左右人生经历,优秀者步入高府深造,平庸者继续待考或另寻捷径。平生遗憾之一为未入学府感受大学文化的熏陶,想像聆听睿智的讲演,欣赏高雅的文化,谈吐深刻的思辨,高瞻社会人生的精华,定是一大快事。虽有搏,亦有趣。人的自由境界可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的创造精神也全可释放,人的社会能力都能全力打造,这就是想像中一流大学能给予人的非凡收获。
读好的大学实在应是人生幸事,虽说自学成才、未上大学而名噪一时、或上了大学平庸之至的也大有人在,但大学里的精神人文却始终改变或影响着这些人的一生。大学是精品社会,是高浓度的营养液,是最快速的充电器,是锻造智慧和生命的熔炉,我心向往之。
现在的人看得更远,早已将进入名牌大学深造看作是立足社会、大展宏图的前提,人人都渴盼之。想到今后无论搞政治或是做经济,都要有能力才行,因而,人人追求好学府,为能从高考大军芸芸众生中挤入不多的几所名府而废寝忘食、彻夜奋战。
我虽没考过高考,但监考过高考,还是在刚教书两年的时候。看着比自己小一两岁的学子在考场中冥思苦想,那是一种轻松,有笑看风云的感觉。当时七月天的高温和考前会议的严格要求都让监考变成一种很严肃也很有压力的事,但看着人家而那肃然的样子,心里便很坦然了。虽然每场考试至少要站上两个半小时,还得盯着他们,防止作弊之类发生,可全没有心理上的不适。
我觉得高考比自学考试肯定难受多了,这大概不仅是来自自己心理上的压力,更由于各方面的期盼:父母,老师,亲人朋友,无一不还着某种想念。良好的祝愿或美好的想法这时都成了无形的压力,更多更大的还有社会的评价,周围人的说法和看法肯定会有很多,小到邻里、村或居委会,大到学校、地方县市,个人的成绩往往成为人家评论的话题。“学而优则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考得好,别人自当刮目相看,家里人光彩,自家的地位、威望也提高了,甚至将来都会有人仰重。而考得差就不同了,人人得以嗤鼻而视,或轻谈怪笑,或作安慰状窃喜,考砸的似不仅是一个人的事,而令家人也抬不起头来,与人无言以对。这或是中国人的面子观在作祟。
而今,这种紧张也早已波及到学习的各个阶段,中考自不必说,有人言考上好的高中,就等于一只脚已跨进了大学之门,而小考也正被看重,从小抓起,不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个家长的愿望。由此,人们对高考这根指挥棒也深恶痛绝,仿佛有了它,这个世界便不得安宁,孩子便失去了快乐,青少年、童年都变得灰色了。我仍觉得高考本身并没有错,它应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方法,而我们人为地将它神圣化了,功利化了,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好的教育资源缺乏,二三流大学越建越多,但真正优秀的高等学府仍屈指可数。所以,“考而优则达”该是大众的观点了。
在各种思想观点的冲击下,多元化的人才观正在形成,人们也不再认为高考是通向成功的独木桥了,而人心惶惶、大肆炒作之风日盛,何哉?世界总要弄点事出来才会精彩,生活总要有点活干、有些话说才会丰富吧?
(时2007/06/08)
考之语(教师手记之588)字相关文章:
★ “峰言蜂语”与“真言箴语”(教师手记之215)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