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鄙”之我见700字
一次以弱胜强的战役。
千百年前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上,夹着战车驰骋在雪与火指挥战斗的领袖。
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的君主。
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一国之尊。
而种种这些,却被左丘明一个“鄙”字否定了,这,何其可叹!都说文人之比如刀,果不其然!
于是,千百年后,便有我,为他――鲁庄公忿忿然了。
作为领袖,他的表现非常有大将风度。他能不辞辛劳不畏险恶,在沙场身先士卒,指挥作战,这些,均堪为表率,此其一也。
作为君主,他知人善任。慧眼识英,明辨是非,没有听信那些权倾朝野,居身高为的真正“鄙”的“肉食者”之言,而听了曹遂的话 ,就凭这一点,鲁庄公头上这个“鄙”字就用偏了。君主本身又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懂不懂得把每个人安排在恰当的位子上,并且听最适当的话。宋江不见得有多大本事,但也把水泊梁山搞得红红火火,这,主要是因为他把一百零八颗星都归到了正位。由此可见,君主只要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就可当一个“能”字了。此其二也。
作为一国之尊,他能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他的话三番五次被曹遂阻会,作为国君,他颜面何存?但他,却毫不恼怒,反而更加亲信曹遂,与他共骑一辆战车,对他出的真确计策言听计从,所以才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不是明决。战斗后,他不耻下问,对不解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这,说明在胜利面前,他没有发昏,而是及时总结胜利原因,这是君主的冷静。“冷静”二字于“君”是最难得的。古今帝王大多弄性使气,冲动急躁,未逞一时之气,为所欲为,而鲁庄公却能与胜利之后静心分析听取原因,可谓“贤”矣。此其三也。
予为身先士卒者,勇也;知人善任者,能也;善那正言者,智也;礼贤下士者,贤也;用人不疑者,信也;不耻下问者,明也;胜而不骄者,德也;其人勇,能,智,贤,信,明,德,是为英主。结论:何鄙之有?
鲁庄公“鄙”之我见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