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世人论道书1000字
仁者曰:人之愚在无德乎,由改革以来,人益不事德,今之世,不闻有德,有辄抹杀之,以为伪。独胡忠之属奋不流俗,犯笑焉,独进孤山,教后学,因坚持而为人师,世果群,怪聚笑,指目讥焉,而增与为言辞。忠以是得愚名,居深山,独枝教,每归乡,得讥焉。
忠行厚而善深,凡所行,多为世人所讥乎,然忠仍行之,或赞之德行,终不敢学于忠,恐讥乎以召闹取怒乎。
抑又闻之,古者重孝矣,将以孝之道责以古人,是先人尤用心者也。然数千年来,人不复行,何也?吾闻今世黄发无子赡之,其生无乐矣,子弃之,友远之,悲乎。繁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然无子为之。嗟乎!善之不存矣。
今之世人废古人之道,弃先人之言,以愚子孙。谄真者,讥善者,弃长者,愚子代。民工下岗之人,世人不齿,然今其德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嗟乎人性质泯灭也久矣,欲人之善也难矣。古之圣贤,其出人也远矣,由且积善成德焉;今之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毁其德?是故善益善,恶益恶。善人之所以为善,俗人之所以为恶,皆出于此。
为人师,以德而教之:待父母,以孝为先;待兄长,以友相待;待伙伴,以友礼之。然于其身也,弃父母,谄兄长,谀伙伴,后学效焉,此乃误人子弟矣。
古之圣贤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进,习相远;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始吾幼且少,不明就理,及长,乃知其道也。
人性本善,是故人因积善成德,比所以圣心备焉。故德源于心,根于性,学于境。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有言: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德,人之本心也。若为官者履为官之道,以民为本,则民顺之,民益强,国益富,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不为之;若商人履行商之道,则可免牢狱之灾,心灵之苦,得人信,事业达,何不为之;若为师者行为师之道,则后学效之,故人尊之,学生敬之,然而为后人所唾,未之有也?若为民者行为民之道,遵法度,爱师长,孝父母,友朋友,谅敌人,然后为人所憎者,未之有也。晋文公改原得卫者,德也;吴起为世人所爱者,德也;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德也。
吾知世人非全佞誉诬谀之徒,而今道德沦丧,皆非出于本心。佞誉诬谀之徒,性本善,而所以为后人所恶,后天之也。若今之世人每为事,三思而后行:本之善者以求其质,本之圣者以求其恒,本之忠者以求其洁,本之真者以求其静。此世人所以求德之源也。若之属苟自学之,则可得古人之道。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无取乎,吾子幸观焉!
致世人论道书字相关文章:
★ 致书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