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让语文课活起来1600字
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有广袤的空间,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实践的机会,就会找到实践的活水源头,从而在实践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
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实际去做、切身体验。是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动脑的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知识和技能,学到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这句话深刻指出了实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强调了学生学习语文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以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身份主动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教师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引路人”。
在实践中学习应是在教师明确的目标下,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只有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调动学生实践的热情,才能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语文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而朗读和习作训练则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实践训练,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实践,习作时放手让学生探索。林格说:“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多年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体验成功,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在以“指导朗读”、“诗歌教学”、“作文”等方面如何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作如下案例简述。首先以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的朗读指导为例,当学生读到“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一句时,我先让学生自读,再抽几个学生读,可总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我冷静分析其原因,是没有理解课文,于是灵机一动,提出几个关键词:“多纯熟”,“多深”和两个“您”,引导学生理解,经过一点拨,学生说出“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指把曲子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了,悟出了作者两个“您”字的不同用意,读起来的效果也
就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作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只有贝多芬才具备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因此第二个“您”是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再一次朗读就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正如布鲁姆说:“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这次朗读教学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也证实,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增强了在以后的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的信心。在综合性学习中,加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流露真实情感,并展示自己独特的见解,撞出情感的火花。
仅以“轻叩诗歌大门”的活动为例。根据教学目标有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我采用了搜集诗歌,欣赏诗歌,学写诗歌,尤其搜集诗歌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类编排整理,于是学生按季节整理出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诗;或田园诗、边塞诗;写景、叙事或送别诗,......精彩纷呈的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写出自己喜欢的诗,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实践热情,提升实践能力,从中学到了诗歌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很好的基础。再以一次作文训练中写作“珍惜资源减少污染环境的建议书”为例,我先给学生讲清这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及步骤,再放手让学生寻找合作伙伴组成小组共同参与开展调查活动。有的小组就选择了‘空气与人’为题作为调查实践,为了弄明空气的成分,先查阅了许多相关书籍,再访问名人专家,弄清了人们所需空气成分的多少,分析我们家乡的空气质量现状,从而写出了改变家乡空气现状的对策。学生在收集资料,查阅,访问实践、写作的过程中,产生奇异的思维火花,如假设,猜想等等,可以用一般代替特殊,或特殊代替一般,尤其让学生体验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写出了真实可信的调查报告和切实可行的对策,从实践到写作中受到深刻的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正如魏书生所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自己能讲明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段精彩的教
育名言,正是揭示应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感悟、体验情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的空间,所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通过我许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实践使语文课活了起来。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记忆才深刻,掌握的学习技能才牢固,从而很自然地形成了终身受用的能力。
实践,让语文课活起来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