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声900字
夜深了,呼呼的风声中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跟着风儿婆娑起舞。倏忽,一阵朗朗读书声从不远处的明亮窗户中传出,仿佛我看见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褂的读书人的身影。风儿把读书声时抬高时落下,声音忽大忽小。聆听,这不是一段动人的旋律吗?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读书,可以不思饭茶,流连忘返,若渴鹿奔泉,又若六月饮雪。读书未罢则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孔子读书,不知老之将至;陶渊明读书欣然忘食;白居易读书,口舌成疮。可见,读书有何等魅力。
何谓读书?所谓读书是读懂书中的真理,读懂做人的真谛。而并非只为了分数而读,如此便会陷入题海,只会一再地反复背诵,不知什么是研究,什么是探索。
陆游少年时曾在会稽山云门寺等地苦读。南宋淳熙八年(1181),57岁的陆游回到家乡,开始了新的读书生活。他的居室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因此他把自己的居室名为“书巢”,经常在此阅读至深夜:“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作琼糜。”读书忘了寒和饥,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最大的快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苦,但他小时候就很志气,发愤读书。这样坚持了多年。范仲淹不仅获得了渊博的知识,而且培养了顽强的意志和勤奋认真的好作风,这对他日后的生活有重大的影响。
范仲淹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生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同时也用文笔留下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姜子牙胸怀大志,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
陆游为何苦读?范仲淹为何苦读?辛弃疾为何苦读?姜子牙为何苦读?……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
夜深沉,大自然的风雨声和人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声音和谐优美,画面情景交融。真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掩卷深思:虽然我们不能像姜子牙为周武王修文练武,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不能像陆游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但作为学子,我们读书应有正确的态度、远大的理想,应抱“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心态去研究,去探索。
夜来风雨声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