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精选23篇)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具体目标的实现:
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努力求知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可以是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属于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既可以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又可以偏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辨的。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是浙南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温州所独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环境,这为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培养学会选择、自主发展的学生,我校的研究性学习采用课题研究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外广阔的社会课堂,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创新的思维方法、创造技能、写课题报告等,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和评价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1)确定学习主题
学校教师根据社会及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科知识等拟定几个宏观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之一,经自主考虑或教师相关指导后,在此选题范围内自己确定具体课题。最后由学校根据学生选题内容合并类似课题,确定学生分组名单,一般由2~4人组成课题小组(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选出组长,负责课题组人员分工。学校根据小组选题内容为小组指定指导老师,老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
(2)制定活动方案
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以后,师生要对活动项目或课题进行讨论,着手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活动实施方案。在此阶段,学习小组要填写开题报告:包括题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人员分工以及具体的每一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展示等内容。
2、实践体验阶段
(1)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等工作,进行初步的交流。本阶段教师主要指导任务是确保学生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注意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的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调节或其他必要的帮助。
(2)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相应表格。学生根据初步的活动和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上交中期报告,并上交《活动情况记录表》和《调查记录表》。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完善中期报告,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课题结题后,要有相应的论文,还要有相应的研究工作报告,要认真总结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体会,汇报研究思路、过程和成果。每位学生上交一份个人总结,主要描述个人的参与工作、贡献和体会。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4、评价阶段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在研究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开展,包括开题报告表、中期报告、结题报告以及相应表格的完成。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手段选择的有效性,查阅资料数量和质量,对资料的研究和利用;学生研究态度的主动性、协作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情况。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原始资料积累和整理情况、研究问题的表述、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指导老师负责汇总,将开题评审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该包括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部门审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
学分认定依据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二是要有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三是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四是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学时保证。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
站在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我国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教学实验点已不下数十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山东省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大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以及北京师大教育系“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等。不仅引进、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环节作了初步的阐释,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素、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得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②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涵的现代教学理论特征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带来实践中的盲目性。
(二)现状
环顾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在低年级还不为多见,师生互动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互动则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主要是由教师主宰的世界。学生在课堂中或者只是“个人”,或者只是并无实质性功能联系的所谓班级之一员。换言之,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孤独的个体”,于是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便成为普遍现象。而教师又往往把全体学生当作“一个”来教,很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和需求,也限制了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才能表现,忽视了学生独特的学习可能性。在教学方法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充斥着语文教坛。即使有的老师开始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诱导,也只不过打着启发式、讨论式招牌的“问答法”在课堂中无限制地膨胀,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一连串毫无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往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结论上赶,也不进行从容研讨,教师便匆匆归结。试想这一堂堂课下来,究竟给了学生什么知识和能力,学生在琐碎的问答中收获了什么呢?
显而易见,在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意义
每个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予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则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为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最优发展提供了保障。从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将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又为培养能与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的时代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假说和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说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二)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三、实验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具体体现在:
1.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运用小组群体的交往机制,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实验的对象、方法、因子和手段
(一)实验对象:二年级学生(一至五班)
(二)实验方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总结法、观察法
(三)实验因子:
1.实验内容:以小学低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教材为实验研究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加以调整,增加合作学习的含量。
2.实验形式: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组织形式,保证实验的实效性。
3.实验基地:以学校为实验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环境、设施等自然条件进行实验。
4.理论指导: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主要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规范操作方法,支持人及时组织学习和研究,保证实验的方向性和操作的科学性。
5.实验教师:任二年级语文的四位青年教师。
(四)实验方法
1.把握时机、结合实际开展合作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合作学习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就一堂课而言,也有许多环节可引入合作学习:“导入时合作激趣” 、“新授中启发心智” 、“小结中评价提高”。为了不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收到实效,“合作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
2.建立和谐、民主、共同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 “思维无禁区”;理解学生异想天开,甚至无理的想法和做法;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真诚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3.培训学生合作学习技能,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训练。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时,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这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
4.合理分组,提高合作学习时效。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故学习小组也应该灵活组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愉快的进行合作,培养其学习能力。
五、实验原则
(一)合作交流原则: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分层次合作交流。
(二)主体性原则: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合作学习的推行。
(四)反馈性原则:合作学习是动态过程,要通过反馈→引导→反馈的循环过程来提高学习质量。
(五)创造性原则:合作学习应把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作为主要学习目标。
六、实验过程
本实验从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
(一)准备阶段(20xx.9)
1.制定方案,并讨论和论证。
2.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3.建立实验资料档案,进行实验前测,实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二)实验阶段(20xx.10——20xx.6)
1.组织实验教师按实验方案操作,并通过教学实践逐步修订、完善实验方案。
2.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教研课,撰写论文,上交实验计划、总结。
3.定期进行成果检验和评估。
4.在整体实验运作中,制定和完善领导跟踪研究、教师交流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并随时进行实验的系统监控。
(三)总结阶段(20xx.7)
1.组织实验教师对实验成果进行研讨交流,总结,撰写经验论文。
2.撰写并提交《实验报告》,申请专家鉴定和评估。
3.整理资料,归类并存档。
4.总结实验成果。
七、课题实验组织和实验管理
(一)实验组织
顾
问:许金刚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
指
导:杨艳艳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语文教研员
陈兴远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导副主任
刘学霞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中年级学科部教导主任
宋长英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低年级学科部教导主任
负 责 人:
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实验教师:
(二)实验管理
课题实验小组负责制定实验方案,定期深入实验班级调查研究,了解并掌握实验的运行情况,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对实验进行系统控制。
八、保证措施
1.建立课题实验小组,明确分工,加强对实验的领导和管理,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
2.建立健全实验教师考评制度。
3.保证经费投入,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物资基础。
九、成果体现形式
1.撰写实验报告。
2.撰写学术论文。
3.展示实验成果及课堂教学。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3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1、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3、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4、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你听、你做我检查。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人合作学习如何展示、辩论和竞赛。
3、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附1:初一三班班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
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十项:
(一)听取
1、听人发言要专心。
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
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
4、听人发言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
(二)说明
1、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
4、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罗嗦。
5、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
(三)求助
1、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向同学请教,态度要虚心有礼,搞明白为止。
2、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示感谢。
(四)自控
1、服从组长安排。
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
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有争执向老师请求援助。
(五)帮助
1、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
2、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3、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建议
1、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2、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七)协调
1、鼓励
(1)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
(2)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3)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的话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意见。
2、阻止
(1)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
(2)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
3、分担
(1)每次活动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2)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组长为中性发言人
(3)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
(4)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
5、总结
(1)综合说明同学讨论时提出的几种意见。
(2)分析讨论意见,作出结论。
附2合作技能“七字诀”
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
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
求助别人要心诚,得到帮助表谢意。
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
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谊浓。
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
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三、扎实拓展小组多元合作评价机制
1、学习成绩测评
每周、每单元、期中、期末的数学、语文、英语以及其他科目测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每次测验之后,由各小组长统计各个小组成员的总分,然后由科代表进行全班小组排名,根据排名给各小组成员进行加分(有几个组最高就加几分,依此类推)。同时,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小组,每进步一个名次,全组成员加1分。
2、作业完成情况
对于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小组成员互相督促,遇到疑难问题相互探讨解决。科代表在收作业时注意登记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同学,并实行扣分制科代表将结果按小组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交学习委员记录(登记上墙),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课堂表现
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答对者每次加1分;能提出有价值问题者加1分(当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错误时,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当有其他组同学竞争回答问题时,同组组员享有优先权),但一周内每人加分最高不超过4分,由科代表进行统计,每天将加分结果按组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登记。
4、行为习惯养成
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按规定时间到校,佩带校牌,主动捡拾垃圾,不在楼道、教室里追逐打闹,有秩序的上下楼梯,讲好个人及公共卫生,对人有礼貌等。违反者按学校的日常行为量化办法扣分,同时该小组扣所扣分数的一半。(分数学校有规定)
5、奖励措施
初一三班各组分项成绩汇总表(周)(略)
根据上面各项汇总周结表。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在八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流动金星学习小组的竞争活动,以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对先进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奖励――随月考小组成绩和平日量化考核的结果,全班共设2个金星学习小组,由副班长统计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每周一班会公布一次,并在周一的班会进行颁奖活动。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和个人,除设立金星学习小组之外,还设立最团结小组,成员进步最大小组,课堂最佳表现组,黄金搭档,最佳发言人,同时采取星级奖励,设立“卫生星”、“管理星”、“体育星”、“合作星’’、“进步星”、“特长星”等激励措施,增强小组和学生的荣誉感,增添前进的动力。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4
一、组织构成
全班28名学生,每小组4名成员,每组里面至少一名女生,划分成7个小组。选取成绩相对较好又有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中保证成绩优秀同学至少1人,成绩中等同学2人,较弱同学1人。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商讨组名和组口号,(文雅、有特色和寓意)并上墙展示。
二、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目标
应将合作小组建设成为一个有效学习的组织、有效管理的团队,应该建设具有: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同时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学习小组。
三、小组成员素质的培养目标
1、能够收集和积累与教材息息相关的、对学习有重要帮助作用的信息和资料,开拓知识视野,增强理解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思考教材的编排意图,思考学习的重点,思考切入的方法,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学习达到的目标。
3、针对学习的内容和问题,能够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懂得讨论的方法。
4、在小组讨论时,会倾听同学的分析和意见是否合理;在小组展示时,会倾听对展示的问题的分析和讲解是否到位;在同学和老师点评时,会倾听点评得是否准确和精当。
5、对讨论和展示的问题能够声音洪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
6、能够针对同学的讨论和展示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大胆质疑,敢于挑战。
7、能够与同学共同协作,充分利用群体的智慧,高效快捷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8、对学习的内容会梳理,对学习的方法会归纳,对学习的规律会总结,对学习的过程会反思,对存在的问题会归类。
9、能够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激情投入、积极参与、交流展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四、激励原则及办法
(1)、即时性。小组活动后,及时对小组活动情况给予肯定和评价,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等形式使小组得以积极向上地健康发展。
(2)、激励性。一节课结束后,对各小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用评价板展示出各小组的情况;每周结束后,进行一次自主学习之星、展示之星、明星小组评定,将每周评出的最佳学习个人和学习小组公布在班级光荣榜上;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全学期的综合评价结果,评定出高效学习之星、学习进步之星、展示之星及各类明星小组。根据实际采取一些新颖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5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部分。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时最多,占有重要地位。开设研究性学习,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制订《**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2.目的和意义
(1)促进每个学生心身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3)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4)促进教材多样化,逐步落实学校对教材的选择权。
(5)促进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推进以加强德育为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完成。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之一,说明它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且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与以往课程相比,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考核评价以及师生关系上都有其特点。
4.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研究课题内容难易、时间长短、组织形式的不同,研究性学习有三个不同的课程模式:专题研究型、小课题研究型和主题综合型。
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要求
1.注意把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能力。
(2)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来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4)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5)发展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
2、正确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性质
(1)问题性——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专题或课题)。
(2)开放性——时间安排、主题确定、研究视角、方法运用、结果表达,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
(3)综合性——围绕专题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
(4)社会性——关注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5)实践性——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3.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
不同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具有不同的教学环节。
专题研究型。专题研究型是指研究内容比较单一、所用课时数较少,一个教学班研究同一课题内容的.课程模式。属于研究性学习的初级层次。
这种模式的教学环节包括:
①选择学生感兴趣、结合师生实际、便于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课题;
②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
③以突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为主的课题小结、评价。
(2)小课题研究型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研究课题整理归纳的基础上,确定几个课题,在一个教学班或一个年级内的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的课程模式。
这类模式的教学环节有:
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②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的筛选、课题确定、成立
课题组;
③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
④课题小结与探究成果展示;
(3)主题综合型
主题综合型,是指每学期全年级设立统一的范围宽广的主题,通过对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自选小课题的筛选,分设若干各子课题,以小课题组为单位的自主、开放式的探究过程。
主题综合型课题的探究过程包括:
①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布置与动员;
②个人选择题目、拟订计划、方案;
③班主任初审、合并相近题目,公布经年级筛选、综合的课题名称;
④学生自由组成小课题组,在小课题组长的领导下共同设计调查方案;
⑤开题报告、方案评审;
⑥小组实施、教师监控、参与、指导;
⑦撰写研究报告,小组、个人总结;
⑧班级展示、同学评议、自评;
⑨答辩会、年级报告会,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的交流;
⑩教师评定成级,年级总结,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论采用那种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都要体现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征:一是预期性,即通过学习学会处理预期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二是主动性,即让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主动接近和参与精神得到体现。都要做到: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获得感悟、体验,重在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学习。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6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1、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3、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4、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你听、你做我检查。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人合作学习如何展示、辩论和竞赛。
3、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附1:初一三班班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
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十项:
(一)听取
1.听人发言要专心。
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
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
4.听人发言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
(二)说明
1.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
4.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罗嗦。
5.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
(三)求助
1.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向同学请教,态度要虚心有礼,搞明白为止。
2.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示感谢。
(四)自控
1.服从组长安排。
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
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有争执向老师请求援助。
(五)帮助
1.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
2.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3.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建议
1.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2.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七)协调
1.鼓励
(1)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
(2)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3)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的话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意见。
2.阻止
(1)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
(2)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
3.分担
(1)每次活动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2)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组长为中性发言人
(3)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
(4)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
5.总结
(1)综合说明同学讨论时提出的几种意见。
(2)分析讨论意见,作出结论。
附2合作技能“七字诀”
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
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
求助别人要心诚,得到帮助表谢意。
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
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谊浓。
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
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三、扎实拓展小组多元合作评价机制
1.学习成绩测评
每周、每单元、期中、期末的数学、语文、英语以及其他科目测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每次测验之后,由各小组长统计各个小组成员的总分,然后由科代表进行全班小组排名,根据排名给各小组成员进行加分(有几个组最高就加几分,依此类推)。同时,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小组,每进步一个名次,全组成员加1分。
2.作业完成情况
对于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小组成员互相督促,遇到疑难问题相互探讨解决。科代表在收作业时注意登记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同学,并实行扣分制科代表将结果按小组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交学习委员记录(登记上墙),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课堂表现
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答对者每次加1分;能提出有价值问题者加1分(当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错误时,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当有其他组同学竞争回答问题时,同组组员享有优先权),但一周内每人加分最高不超过4分,由科代表进行统计,每天将加分结果按组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登记。
4.行为习惯养成
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按规定时间到校,佩带校牌,主动捡拾垃圾,不在楼道、教室里追逐打闹,有秩序的上下楼梯,讲好个人及公共卫生,对人有礼貌等。违反者按学校的日常行为量化办法扣分,同时该小组扣所扣分数的一半。(分数学校有规定)
5.奖励措施
初一三班各组分项成绩汇总表(周)(略)
根据上面各项汇总周结表。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在八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流动金星学习小组的竞争活动,以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对先进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奖励——随月考小组成绩和平日量化考核的结果,全班共设2个金星学习小组,由副班长统计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每周一班会公布一次,并在周一的班会进行颁奖活动。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和个人,除设立金星学习小组之外,还设立最团结小组,成员进步最大小组,课堂最佳表现组,黄金搭档,最佳发言人,同时采取星级奖励,设立“卫生星”、“管理星”、“体育星”、“合作星’’、“进步星”、“特长星”等激励措施,增强小组和学生的荣誉感,增添前进的动力。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7
一:方案指导思想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开展以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课程,学生通过直接体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将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扩大其视野,从而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初步的认识。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
(1)第三周到第四周各班生物教师组织选题或自报课题,教师初审 将各班上报的课题在年级范围内进行初审(辅导教师负责),
(2)第五周到第六周各班组建小组,开题论证 各班组建1-2个课题小组,选择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聘请辅导教师. 以班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研究性学习辅导教师到班指导。
(3)第七周到第十五周开展研究,导师监控 以业余时间为主,各课题小组自行活动。辅导教师提供指导、监督,并注意提醒学生保留研究过程中的各类资料。
(4) 第十六周组织中期报告 以课题小组为单位,组织中期报告,让各课题组向全班汇报研究过程、现状及遇到的困难,以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及时引导的作用。 以年级为单位,汇报研究开展的情况。
(5)第十八周成果展示,论文答辩 以班级为单位交流各课题小组的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实验报告、论文的交流; 以年级为单位向研究性学习小组推荐优秀课题成果,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论文展示及评比。
(6) 第十八周表彰先进:对优秀课题成果结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7) 第十八周到第十九周课题资料的整理、总结上交年级组和教研处.
附:研究性学习课题举例:
1: 微量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研究.
2: 光照对开花植物花期的影响.
3: 鱼在不同pH值水中的生长情况研究.
4: 昆虫触角及其摄食行为的研究.
5: 生活用水中有害生物的研究及对策.
6: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的探索.
7: 不同种水体污染生物净化方法的研究.
8:热污染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9: 香烟烟雾对三龄家蚕幼虫的结茧质量的影响
10:不同年龄的中学生合理饮食结构的研究.
11:日常食品中常见致癌物的文献研究.
12:糖尿病人的食物疗法的研究.
1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危害研究.
14:中学生服用营养品情况调查及其分析.
15:关于DNA芯片与21世纪身份证的文献研究.
16:克隆技术对器官移植的作用与意义探讨.
17:基因疗法的可行性分析与展望.
18:造福于人类的工程―分子仿生的文献研究.
19: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20: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卉栽培现状调查分析
21:基因组计划与转基因食品开发的展望.
22:濒危动物保护与生物技术的应用.
23:酸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的研究.
24:本地天然水源中大肠杆菌含量的测定与思考.
25:农作物秸杆再生利用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6: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7:区域珍稀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对策研究.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8
为切实落实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推动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特制定《浙江省江浦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办法》。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定义
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形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取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和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在开放性学习的环境下,围绕研究主题,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处理,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加工处理信息,恰当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尊重他人的创意和成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习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来源于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研究、生态建设研究、能源利用研究、农作物改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研究、天文地理研究等。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会管理研究、人群心理研究、人口研究、城市规划研究、交通建设研究、法制建设研究、政治制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与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人与自我。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9
新学期伊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兹定教学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首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以全新的教学观,帮助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方式,通过探索性、自研性、开创性的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它的教学目标有:
1、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经验,感受书本同社会实际的联系;
2、学习搜集资料利用资料的方法,学习提出假设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
5、培养协作学习精神,养成协作学习习惯;
6、关心时事,关心身边的生活,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7、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8、熟悉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具备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措施:
1、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2、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3、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结论。
4、教师在学习的组织和指导中,应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理念。教师对学生的研习活动应多肯定、赞赏、鼓励,消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使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要尊重学生的研习成果,不要随意否定和贬损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5、精心设计任务型活动,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协助学生做好课题研究。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10
一、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学校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组织机构
根据市、区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以分管副校长郑建新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教务处主任郑伟斌、政教处主任刘建阳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研究性学习领导机构。领导机构主要制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和方案,指导实施工作全过程。班主任负责学生的课题收集与分组,课任教师负责课题的指导。
三、课程开设的目标
1、总体目标: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一是自主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和项目,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熟悉的社会生活中去选择课题和项目。在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采取提供课题指南等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二是开放性。学生学习的时空是开放的。在空间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还可以到校外;在时间上,既可以是在学校规定的集中时间内,也可以是在其他时间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开放的,既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体的。指导教师是开放的,既可以是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的家长或专业人士等。信息来源渠道是开放的,既可以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等一切场所查阅获取资料,也可以到校外诸如三峡大学、市图书馆或因特网以及全社会采用查阅、采访、调查等形式获取资料。
三是差异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既要尊重学生因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形成的个性差异,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年级、不同研究阶段的要求方面有层次上的差异。在研究的过程中,即使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都可以各不相同。从而为学习者,同时也是为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四是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精神、态度、行为和习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的转变。因此,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四、实施步骤(课题式研究性学习)
1、前期准备
(1)学校遵照《上级有关研究性学习》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
(2)前期培训
动员教师、学生,以印发资料和辅导讲座等形式对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培训,让师生共同转变观念,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并作好选题准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及课程内容,提供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2、确定课题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及社会关系交往等情况,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研究内容,结合本地社会、人文、环境、风情和习俗,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并聘请指导老师。自定课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不宜太大或空泛。
3、公布分组情况
由学校综合考虑教师选题和学生选题情况,对研究小组成员、研究专题、指导教师进行分组公示。
4、研究实施
(1)各研究小组自主开展研究学习活动。研究活动的形式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如网上资料查询、图书资料查询、专题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实验等。
(2)各个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研究学习从观念到方法法,尤其是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提炼等进行全方位的指
导,并亲自参加一两次小组研究活动。
(3) 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阅读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每个小组及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并认真填写相应的指导意见表和日常考核表,定期批阅学生的学习笔记。
5、形成成果
各学习小组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形成研究成果。成果表达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形式不拘,可以是研究论文、科技制作、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多媒体演示、报告会、展板等,要求方式规范,内容具体,鼓励创新。
6、成果展示
学校集中将"优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向全校展示,并及时向校外推荐。
7、总结
召开专题研究总结会,总结成绩,明确不足,完成书面总结。
五、课程评价
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篇11
完整的行动学习流程如下:
①选专题→②选学员→③开展学习与实践→④初步成果审定与决策→⑤实施过程跟踪评估→⑥最终成果固化与应用。
一、选专题
专题可以为挑战性的任务、项目和问题。例如:
任务——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发展;
项目——柳南区金太阳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开发项目;
问题——人才流失率偏高问题。
(一)确定专题的原则
重要性——最好是中心工作;
迫切性——在近期需要解决或形成成果;
复杂性——最好是跨部门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可行性——通过努力在职责范围内可以解决;
具体化——有明确的目标及具体成果要求;
时效性——在4—8个月内可以完成。
(二)专题确定及专题设置的主要步骤
1、通过调研分析,提出拟作为行动学习专题的问题/任务。也可以由主要领导指定专题。
2、拟选专题经领导审定后最终确定。
3、专题确定后,与该专题联系紧密的单位牵头制定专题设置方案。
专题设置方案内容包括:①找出专题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和关键问题;②把专题分解为3—5个分课题;③根据分课题的任务要求,提出分课题参与单位;④初步提出分课题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成果目标。
1
4、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对专题设置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
5、经领导审定后确定专题设置方案。
二、选学员
(一)小组规模
根据分课题研究与工作的需要确定学员,通常4-8人一组(不
含促进师)。在实施过程中,将问题解决的责任或任务落实到个人(即确定个人承担的子课题),可以是一人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几个人解决一个问题。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每个人都有具体的任务。根据需要,及时组建子课题行动学习小组。
(二)选员原则
相关原则——与问题相关,属于本职工作范畴,有责任和条件解决该问题的人;
多样原则——最好有不同专业、部门、经验;既有理论工作者,也有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相关文章:
学习实施方案范文
上一篇:2024组织实施方案
下一篇:2024扶贫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