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节日庆典>中秋节

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心理

更新时间:

  中秋攻略:中秋背后的文化心理

  中秋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1]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从XX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背后的文化心理

  中秋节第一个特点是有强烈的民俗性。节日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主要民俗事象(如吃月饼)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的特点。月饼形如圆月,是汉族与维吾尔、藏族、满族、蒙古族等制饼方法的融合,古代制饼业尊汉宣帝为饼师神,正是这一融合过程的写照。北京地区明清两代摆放拟人化的泥塑兔爷儿,既是祭拜的神,又是时间性很强的儿童玩偶,反映了轻松欢乐的庆祝丰收的气氛。彝族舞蹈“阿细跳月”和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是带有狂欢和男女相会的典型歌舞。今年北京龙潭公园举办中秋灯会、丰台在古宛平县城举办庙会均体现了中秋节所含有的庆丰收的节日内涵。

  中秋节第二个特点是有浪漫的抒情性。中国人看月亮绝不是一个寒冷的星球,而是一个有男(吴刚)、有女(嫦娥)、有植物(桂树)、有动物(玉兔)、有宫殿(广寒宫)、有故事的神话世界。月亮是仙境,是与每一个人幸福相关的碧空明镜。月亮是人的朋友,可与人心灵沟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月亮人性化的描写,反映了中国人民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伟大民族。

  中秋节第三个特点是紧迫的时间感。俗话说“年过中秋月过半,星期就怕礼拜三”。意思是一过中秋就快到“年终算总账”的日子了,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年该办的事。在古代北京,中秋还是一个结账的日子,是时间段落的标志,又叫“节关”,届时要清理债务。北京宣武区今年中秋节要举行空竹比赛会,抖空竹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空竹有单轮的,有双轮的。二轮相照,抖动起来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含意,激励人们珍视大好时光。

  中秋节的第四个特点是温馨的骨肉情。花好月圆之夜,骨肉团圆之时。团聚、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形成了和平、和谐、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族团聚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幸福的大事,中秋节的存在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加强民族凝聚的促进剂,人们不约而同地对民俗事象的认同并实践,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月饼是点心的一种,作为一种社交的礼物本来是传递情感,“知恩必报”。“点心,点心”,点到而已,并不求奢华,重在情意。对月饼进行豪华包装是不符合“点心”之原意的。如果包装过度豪华,不好降解,造成处理上的困难,有悖民俗“不怕重复”的原则,是不利对节日的民俗事象进行保护的。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是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秋节是个大团圆的节日,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要过好中秋节,就要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现代的科学技术三者结合起来,丰富我们的节日民俗事象,让中秋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把人们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增强节日的吸引力、感染力,让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美在中秋!

  专家提醒:中秋过后要提防父母心理失落

  中秋节,一家老小欢聚一堂,享受天伦之乐,真可谓其乐融融。在此,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假期结束,送走了儿孙,突然的冷清容易让老人的情绪陷入低谷。很多老人在聚会刚结束的一段时间里,会产生失落、伤感、寂寞、抑郁等感觉。给父母充分的思想准备。

  家住得近的儿女吃完饭不要马上起身对父母说“我们要走了”,而是要陪老人聊会儿天,在走之前应该暗示“我们要走了”,比如让孩子整理书包,或者向父母提起一会儿回家后还要做些什么事情,比如说:“我想一会儿回家后把明天的早饭准备一下。”

  到家后给父母打个电话。为了减少父母的失落情绪,可以在到家后给父母打个电话,多聊几句,比如聊聊新的一周准备做些什么等。同时,也可以把下次再来的日子说清楚,让父母心里感到一种慰藉,比如说:“下个周末我们一定还来。”有意识地给父母安排一些丰富的生活内容。为了避免父母陷入不良情绪,可以有意识在自己离开后的一段时间里给父母安排一些丰富的生活内容,如让父母去逛逛街,留心哪里有健康讲座,告诉父母让他们去听……这些都可以有效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缓冲心理上的落差。


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心理相关文章:

关于中秋节少数民族的习俗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简述

优秀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客户的购买心理

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心理

月饼为何是圆的?中秋节月饼的来历介绍

2022年中秋节优美的祝福语语录

做好新时期消防部队的文化工作

俞敏洪励志演讲:打扫卫生间背后的机遇

怎么消除演讲时的紧张心理

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心理

中秋攻略:中秋背后的文化心理中秋的由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1]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七夕情人节的活动方案策划
    七夕情人节的活动方案策划

    七夕情人节的活动方案策划(优秀9篇)七夕情人节的活动方案策划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七...

  • 世界无烟日小学班会教案
    世界无烟日小学班会教案

    世界无烟日小学班会教案模板5篇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为了提高师生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组织广大师生学习禁烟法规。下面是小编...

  • 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

  •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端午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5篇】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