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争心,行争之事900字
大千世界,不少人在进退之间犹豫,在争与不争之间彷徨。盖因人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亦因人云“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人们向往争来的名利,又仰慕不争的境界,一时间左右为难。其实,唯有以不争之心去行争之事,方可了悟生命的真谛。
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争与不争如冰炭同器,是不可共存的正反两面。遍览当今社会,有人一心只为争得所谓的荣华富贵,整天沉浸于物质的世界中,最后活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还有人常宅家中日日“躺平”,不问世事,放弃奋斗,最后活成了一句废话。殊不知,若是以不争为“知”,以争为“行”,知行相生,便可既得不争之乐,亦可得竞争之福。
曾国藩有一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其意思是要淡化结果,注重过程。这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无为而无不为,无争而无所不争。以不争心,行争之事,晚年的曾国藩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同治三年,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走向了终点,曾国藩可以说立下了滔天大功,但是朝廷第一时间收到的不是他的报捷奏折,而是他请旨裁撤湘军折子。曾国藩用他的行为艺术完成了他的“以不争心,行争之事”的智慧哲学,从而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没有人能逃过时代的车轮,争之事,是人生于天地之间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争才是真正的争呢?是马云争出了阿里巴巴最后却被时代抛弃,还是木心先生怀抱着一份脱离俗世的疏离感最后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是拿破仑争得了法兰西帝国却遭滑铁卢之败被囚禁余生,还是戚继光平倭寇,扫鞑虏,却放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答案不言而喻。争之心过重,往往会被物欲所累,放不下,就只能失败。只有真正视荣华富贵为浮云之人,才能不为之所束缚,才能真正的去获得生命的圆满。
到底是“争”还是“不争”?两者之间的区别,答案就在《道德经》里: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想有所作为,就要有所争,有所不争。不争是争的开始,争是不争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在“不争”中成长,在“争”中壮大。故而,争,可使人生更精彩;不争,亦使人生更坦荡。
概言之,不争之心,让人拿得起,放得下;争之事,让人有一往无前的锐气和拼搏的勇气。二者若能综合,则人生路上定能披荆斩棘,一路凯歌。以不争心,行争之事,那么,攘攘世间,何事可乱我心,何事又不可解呢?
以不争心,行争之事字相关文章:
★ 以文印心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