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奔跑(纯属随笔)3000字
以见全豹,从孩子的点滴感受中搜寻孩子的需求。语文,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美妙的故事、精湛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广阔的视野构成了该学科独特的人文气息与强烈的吸引力,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并不这么想,语文在他们的眼睛里是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正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以前改革的目的更多的是对学科体系自我的完善,以往的教学对人的关注是比较疏忽的,缺乏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过程、接受知识的年龄心理特征、学习情感的关注。是学体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按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按照学习者的需求。我们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是从成人的角度、从教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制定方案,我们是否可以听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的眼睛看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丁丁手记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随笔,窥一斑
丁丁手记(之一)语文课像魔镜
每个学期初,我领到新课本的时候,都很高兴。特别是语文课本,我恨不能一口气把那些课文都看一遍,它们有的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的带我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读课文很有意思。这个学期我正好上第九册,第九册里有好几篇有意思的课文,我读了好几遍,《卢沟桥的狮子》我就读了好几遍,看着书上的插图,我一遍又一遍想象那些大的、小的、长吼的、低头的、玩耍的狮子,我想起在动物园看见的猴子,他们也是各种各样,不过他们是活生生的动物,而这些狮子却是石刻的。我要是能亲眼看看、摸摸该有多好。《可爱的草塘》更是令人神往,翠绿的草地,那么好玩儿的捉鱼、打野鸡、打野狍子的游戏。我真的想去那个地方玩,春天、夏天、冬天都去一次。还有好多课文我也喜欢。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有意思的课文,一到老师讲解的时候就特别没劲,每一课都是一些词语、分段,回答课后的问题,抄写课文。《卢沟桥的狮子》第二段我抄了不下五遍,第一遍我还能想到狮子们的模样;第二遍我就只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字和词;第三遍我讨厌写《卢沟桥的狮子》的人,干嘛要写这么多的狮子,害得我抄写这么多字;第四遍我真想把那些狮子都抠掉,省得我看见它们就生气。我还得抄第五遍,我都快烦死了。《可爱的草塘》再也不可爱了,原来它也不过是一堆词语、一堆问题。为什么语文课像魔镜,再有意思的东西被它一照,就剩下可恶的、干巴巴的骨头,狮子没了、草塘不可爱了。我想不通。
我讨厌语文课,我不想让它破坏我读书的快乐,谁有一个好办法,能告诉我吗?
丁丁手记(之二)老师:今天我不想写作文
今天学校开运动会,一年也就这一次。天气这么好,不冷也不热,前几天天一直是阴沉沉的,好像老师生气时的脸,今天却突然放晴了,露出了笑脸,蓝蓝的天没有一丝的云。老师,你为什么不也露出笑脸。
昨天放学的时候,你就布置我们要写现场作文,今天更阴着脸(我的感觉)要我们中午写一篇作文,同学们一片唉、唉声,你没听到吗?
如果没有作文,运动会的这天该是多么快乐,不用坐在教室上课,自由自在地跑一跑、跳一跳,给同学们加加油,和别的班拼一拼。可惜呀,作文把这些都变的没味道了,想起作文,所有的玩儿的都被罩在作文的小筐里,不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老师,我不写作文行吗?让我们好好玩儿一下,等运动会开完了,我们再写。有意思的事情,过后也会记得,没兴趣的东西,现场写也没劲。老师,我还想问你,你没布置的作业我想做可以吗?你布置的作业,我觉得没必要做,我可以不做吗?比如今天的作文,比如每天抄写的课文?
老师,给我们一点信任行吗?
丁丁手记(之三)两篇周记的命运
我们每周都要写周记,老师要求记录一周发生的一件事。下面是我的一篇周记。
《劳动可耻吗?》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教育我劳动最光荣,因为我们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上了学,老师也教导我们,劳动最光荣,因此劳动在我的心目中非常神圣的。但是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对劳动发生了怀疑,劳动可耻吗?
今天早上我上学迟了一会儿,被老师“罚扫”,我顶着同学们讥笑的目光扫地,扫地是一种劳动,扫地成了惩罚我的手段,让我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罚扫”也让本该值日的同学失去了劳动的机会,他们还很高兴。劳动可耻吗?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想。
老师言传“劳动最光荣”,身教的时候却让我感到劳动是可耻的,我觉得老师在“罚扫”的同时,亵渎了劳动,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不应该是惩罚人的手段。
星期一,我把周记交给老师,老师却黑着脸让我把它撕了,重写。我真的很伤心,但我是个小孩。我只能重写。下面是我重写的周记:
《不抓老鼠的猫》
一只叫咪咪的小猫为了练习抓住老鼠,整天练习跑、跳、扑、逮。练得四条腿发软,身子挺累的。一天咪咪在动物广场听到一则香料诱鼠的报道,高兴得心花怒放。
咪咪到处收集香料,那香味可好闻了,只要撒一点,就可以飘得满街满院。老鼠们闻到诱惑力极强的香味儿,情不自禁地走出洞,都被咪咪吃掉了。
从此以后,咪咪一肚子饿,就撒一点香料,老鼠们傻乎乎地跟着香味走,结果就给咪咪逮住了。
可最近一连三天,都不见老鼠的影子。原来鼠王下了命令:不准儿孙们出去。
咪咪五六天没有吃东西,饿晕了。
当主人救醒它时,咪咪才知道自己不该丢掉老祖宗的捕鼠法。
老师给我的这篇周记打“优”。
第一篇我很用心写,是我的感受和看法。第二篇我是为了老师的检查,所以写一些想象的东西,这样比较安全,不会被老师罚。这周我该写什么?
丁丁手记(之四)复习的烦恼
每个学期期末都要复习,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都让位了,整天就上语文、数学、英语,真烦人。语文复习尤其烦,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复习卷,看拼音写词语(整整一大张,足足有200个词语);生字组词(几乎全册的生字都要组词);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词语造句;给词语排顺序;阅读短文,写出段义;给短文加标点;每天抄写课文;抄写已经做过的练习册的题。上课时做题,回家后做题。
一个学期的语文学的就是这一堆烦琐的词语、句子排列的各种各样的试题,我搞不懂,是不是会做这些题,语文就好,做错了,就没学好。我从上二年级开始就给学过的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现在五年级了,还在给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有些词语是很难找的,比如“摆弄”的反义词,“清清楚楚”的近义词等等。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给词语找近、反义词,难道读文章的时候看到“感激”要想到“感谢”,但如果你把句子中的词语换成近义词,常常会感觉用词不当。写文章的时候要想到一个词的反义?我不知道,老师只是让我们找出来,好像学语文就要这样,有没有用并不重要。
语文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用了很多时间,就是为了这些词语、句子、段义加起来就是语文?语文也太没意思了,难怪好多同学不喜欢。
孩子的眼睛里,语文、语文课并不可爱、可亲、可近;人文性如此强的学科变的如此枯燥、乏味,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当然,一个孩子的感受不足以说明问题,笔者曾在一所小学作了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四、五年级各选一个班,随机各抽取10人,其中不喜欢语文的13人占65%,原因有“没意思”、“老抄词语、课文,很烦”、“教材老套,不感兴趣”、“不喜欢语文老师”、“不想写作文,没东西可写”……;3人不太喜欢,除上述原因外,还有“觉得学了没用”;4人较喜欢,原因有“喜欢语文老师”、“有的课文很有意思,比如《雪猴》”、“读课文可以增长知识”、“喜欢回答问题时,被老师表扬”……。应该说抽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语文学科不太吸引人在意料之中,但不喜欢语文人数之众出乎意料;语文学科的教材、教学需改进的地方很多在意料之中,但孩子们不喜欢语文的原因,语文之外的因素之多出乎意料。总而言之,孩子们眼中的语文缺乏生机、灵性、激情,学生缺少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缺少自己品味、判断、智力增进带来的快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面带难色地“吞咽”未加“咀嚼”的知识。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体会孩子的渴求:
让小鸟自在飞翔、小狮子自由玩耍
阅读以阅读的目的和形式不同,分为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等。小学生的阅读主要以积累与理解为主。不论成人与孩子在阅读时,都会感受阅读过程带来的愉悦和乐趣,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人们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象,唤起活生生的形象,文章内在的完整、灵动,其间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会给阅读者美好的感受。
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常常以讲读的形式肢解原文,以帮助学生理解为借口,设置了许多琐碎的教学环节,有人戏称为“一本教材一支笔,先分段落后释义,中心思想字、词、句,学生不辨东和西”。在丁丁手记中我们也看到丁丁的烦恼,本来非常可爱的石狮子,在老师一次次简单、重复的讲解与作业要求下,变的面目可憎,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没有帮助孩子进一步体会、领略课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反而损害了文章内在的灵动和学生在阅读时的个人体验。一篇完整的美文,在老师的讲解下,演变成许多问题、一些生词、语句、段落篇章,孩子们每人手上都有一本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在这本练习册里,一篇课文就是从词语到句子、分段训练的习题,孩子们学完一课、一个单元都要做一些这样的题来检验学习效果。似乎课文的作用就是为了抽象出这些习题(呜呼,本末倒置)。孩子们学习的语文更多的是失去丰富情感、内涵,失却语言凭借的抽象知识。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前几年过分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观点是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根本原因,我想也是学生对语文课厌倦的根本原因。
我曾带一盘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太阳》一课的录像带回家(《太阳》是四年级下学期第八册的一篇科学小论文),当时正在上二年级的儿子看得津津有味,一口气看完了两节录像课,之后还要求我把《太阳》一文找出来给他看。问他,“你为什么喜欢?”他说:“真有意思,他们上课真自由。”甚至嫉妒地说:“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老师?”孩子们之所以喜欢支玉恒老师的课,有一点很重要,支老师的课堂给孩子愉悦感:获得老师尊重的愉悦;积极思维之后获得知识的愉悦;有所感悟和思考之后获得思想启迪的愉悦。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获得如沐春风的审美乐趣。儿子上四年级的时候,特别期待上《太阳》一课,等到上完了,却大失所望,“真没意思”是他全部的感受,而《太阳》也再不是他喜爱的课文。“语文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可老师的手里却拿着解剖刀”。
一位语言教育家说:“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
望着孩子的眼睛,纯真而无暇,让语文滋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让他们做一个热爱人类文明的人,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在学习和阅读中提高,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人生最初的成功体验。
我可以选择吗
选择权是人的基本人权之一,对此可能很少有异议。但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方式有选择权吗?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该说,从新大纲到课程标准,都以“标准”的形式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的确立,就意味着学生有选择权。但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被“文本”地承认,即学校和教师抽象地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把学生置于从属地位。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无条件完成,教师有对学生和学习效果最终评价的权利。这种理论上的肯定与实践中的否定的,令施教者和受教者茫然不知所措。丁丁手记中提到对简单抄写的作业的反感、对写应景作文的无奈、对复习时的烦琐习题的厌恶,孩子只能被动地应付老师的要求,在这种应付之下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孩子应该享有选择权,特别是学习方式的选择权。比如,他们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寻求答案的权利;有对教材和生活现象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有对已掌握的知识提高运用的权利(从而也获得对教师简单的数量累加的作业抵制的权利);他们可以对学习材料、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做出选择。由于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还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发育完全,选择权的赋予方式、选择的范围还是需要引导的,但引导不等于代替。
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和能力,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习得方法,而且潜移默化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孩子对于学习选择权的渴求,也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渴求。
信任孩子,让他们在受尊重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让他们享有自己的权利。
痛痛快快玩耍,快快乐乐学习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语言,迁移默化中掌握母语的规律。但是语文的实践活动应该是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潜移默化的渗透,而不是生硬地把具体的生活与学生的学习扯在一起,这种做法,首先损害了孩子生活和玩耍的乐趣,带着某种目的、功利性地进行生活。
丁丁手记中提到:“想起作文,所有的玩儿的都被罩在作文的小筐里,不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应该说教师非常注意利用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春游”之前,布置一篇“记春游活动”的作文;“踢球”之前布置一篇“记一次球赛”;开运动会则要写运动会的作文。生活变成了学习场景的演练场,孩子们似乎需要练就一颗功利的心,一双警惕的眼观察生活,从而也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试想一下,一个失去生活乐趣的人,会有美好的情感、审美的乐趣、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吗?教育之于孩子,是启迪其智慧、焕发其能力、发展其精神,最重要的是令其感受人类文化的精华,提高其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我们进行的抱有某种目的的生活实践正好适得其反。
并不是说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把学生对生活的无意注意引导成为有意注意,而是要讲求一个“度”的问题,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方式、适当的次数。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做过有益的尝试,于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准备带学生去参观一个果园,参观之前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学生们非常高兴,不过,于老师也告诉学生,“果园管理人员非常担心,担心你们不服从纪律,在果园里乱跑乱闹,损坏了他们的果子。”学生一听就急了,纷纷表示他们一定会听话的,于老师说:“我当然知道你们都是遵守纪律的好孩子,但是果园的人不知道啊。”孩子们七嘴八舌想办法,突然有一个孩子想到一个好点子:写保证书,告诉果园的管理人员他们一定会保护好果园里的花草树木,于老师想了想说:“那我就拿你们的保证书试试,也许写的诚恳的同学会被邀请。”第二天孩子们送来了自己精心写的保证书,有的还是和家长一起写的。
参观果园的日子终于到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果园,果园的管理者摆出了各种品种的苹果供大家参观、品尝,一一详细介绍了各个品种的特点,并允许孩子们一个品种可以带一个回家。介绍者不失时机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品种的苹果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一句话提醒了孩子们,他们赶紧把品种介绍一一抄下来。高高兴兴玩儿完了,孩子们把苹果带回家,他们会怎样兴奋地讲给父母听呢!
过了两天,孩子们的兴奋劲正渐渐散去。他们收到一份来自果园的信,信中写到“你们参观果园以后,对我们果园的印象怎样?你的父母最喜欢什么品种的苹果,为什么?你觉得我们果园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请你告诉我们。”于老师把这封信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都觉得应该写回信,于是他们认真写了回信,并亲自写信封、贴邮票寄出去。
有一天上课时,于老师表情严肃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校长批评了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带你们去果园,别的班的同学听见了,也要去,让校长很难办,以后,这样的活动肯定会被限制。”孩子们一听就急了,有的要去替老师说情,有的埋怨别的班的同学。于老师说:“其实,我有个办法,可以让别的班的同学不用去果园就可以参观。”学生马上问办法,于老师说:“我们把带回来的苹果办一个展览会。”于是孩子们马上分工,有的写海报,有的写苹果的品种介绍说明书,有的忙着布置会场。星期五的活动课,他们正式对全校展出,孩子们轮流当解说员介绍各种苹果的特点。展览过后孩子们余兴未了,又纷纷写了这次展览的活动情况,自己的感受。
在这样一次参观活动中,孩子们进行了多次小练笔,从保证书、说明书、信件、展览海报、活动心得,这些活动没有一次是老师事先布置的,孩子们做起来非常自然、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在期间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获得能力,更获得情感的满足。这样的生活实践就把握好了“度”,恰倒好处,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多些问号又何妨?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眼睛里写满了问号,呀呀学语时最常说的话是:“这是什么”、“为什么”,一个问题引出无数问题,直到被问的人招架不住。从“?”中我们观察世界、感受世界、思考世界;并不断丰富、充实、深化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受和理解。
学校在未上学的孩子的眼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是无数的问号得以解决的地方,是可以让想象飞得更远的地方。他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崇拜的目光注视着老师,他们对老师怀着最深切、无私的信任。但是很快学校成了令他们厌倦的地方,不得不去的地方:板着面孔缺乏温情的老师、个人意愿不受尊重的环境、单调乏味的学习内容。
“丁丁手记”《两篇周记的命运》中提到老师不由分说就让他重写周记,孩子的疑问无可厚非,他眼睛里的问号,正是他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是他成长的记录,为什么老师不能宽容他对问题认识的某些偏差,肯定他的思考,引发他对现实与人生进一步观察的兴趣。教师不负责任的简单、粗暴的评价,使孩子感到学习的环境不安全,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会尽量隐藏自己的观点迎合老师的喜好。“?”在他的眼里不再闪烁智慧的光芒,而是可能的惩罚。
我们的老师在不自觉中扮演了好奇“杀手”的角色,课堂上的问题是老师带来的,孩子只需寻找答案。一个出格的提问会引来不屑一顾的眼神,一个离奇的想法会引来批评。比比皆是的教学细节中,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民主意识,孩子慢慢失去了提问的兴趣与能力。
人类成长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个“?”连起一串串智慧的过程,如果没有问号,人类怎样进步?
语文是人类文明的表达方式之一,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文学地解读,孩子带着自己对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对成人世界的向往来学习语文,由于个人的经验、感悟能力不同,他们会产生许多疑问,“问题”是孩子进步的标志,“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孩子们正是在一个个的疑问中成长,开始其创新的生命。
多些疑问又何妨,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答案,但每颗好奇心都需要保护,神奇的视野、美丽的幻想、探索的欲望是人类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让我们悉心保护他们,予我们的孩子一个美好人生。
一直奔跑(纯属随笔)字相关文章:
★ 清明随笔350字
★ 一直奔跑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