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于丹现象”和“易中天现象”1100字
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理念,用宋人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学,为万事开太平。”于老师和易老师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往日寂静的历史和国学界,为许多往圣先贤创造出的绝学,因为相隔时空而难以感悟的经典,在普通百姓家和古圣先贤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老少皆宜,走过去负载着生命的理想。再回首,感悟和思绪布满星空。从星空回到自我,吾观吾心,悟感到人生的春秋。
看到网上“十博士”对于丹无理的批驳,我一笑随风,觉得这“十博士”挺会自得其乐。媒体就是这样,哪里有赞扬声,暴风雨就会随声而来。世界就是这样绚烂,有支持就有反对,但我认为这种反对纯属无聊。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第一种是无比宽广的看遍大千世界,历史沧桑;第二种是无比深刻的发现内心,所谓庄子的“乘物以游心”,得到一种心游万物后的“临秋云,神飞扬;沐春风,思浩荡”。“十博士”将于丹反对到底的精神固然令人“佩服”,诚然如果他们把这种精力回归到自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已的情怀,悟出人生的更 多感慨,用一种不较劲的心态与于丹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认识并超越自我,怎一个好字了得!“十博士”也许有自己反对的理由,但这些世俗之举真的有损博士形象,“十博士”也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同样是博士,于丹靠一个讲坛红了半边天,自己除了有一个博士的头衔,天下无人所知。这就是一种较劲的心态。我希望“十博士”能像庄子“无为而活”,既而从无为达到无不为,找到一片属于自己展翅翱翔的天空。
“如日中天”是对易老师的评价,他妙语连珠,将高距象牙塔的文字贴近了平民百姓的生活,通俗易懂而又引人入胜的“语言盛宴”另我拍手叫好。像我们班,几乎人手一本《品三国〉,下课便品起了曹操那幽燕老将的情怀,每一周学校都会放一集《品三国》,那个场景热闹非凡,想起来都令人回味无穷。这场“语言的盛宴”却被有些人称为“戏说”。难道只有纯理论的东西才高高在上吗?难道只有独尊起来的三国才绝对权威吗?难道只有顶礼膜拜后的圣贤才叫圣贤吗?三个难道,一个生命体系,低头自问,答案自知。
“人文之文”在《说文解字》上的意思就是观察世间百态,把百态云集,了然于心,再广播天下,赋于它一个理念。于丹和易中天就是这样一个传播百家思想理念的人物,我们要以一颗平常的心态看待“于丹和易中天”现象,要敬而不畏。
如果说陶渊明那一轮斜阳,温暖了后世所有带霜的菊花,那么于丹和易中天的讲坛便照亮了现代人的心灵世界。
《人间词话》中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依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希望百家讲坛的所有主讲人创出自己独有的风格,酿出更多更好的美酒,让心灵无所羁绊的飞扬。
我看“于丹现象”和“易中天现象”字相关文章:
★ 我说于丹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