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朝露——也谈郭敬明1100字
一、破晓·叶底
限于笔者生活在文化信息传播迟缓的农野小镇,最先出现在笔者眼眸“郭敬明”三个字的作品,并非《幻城》《爱与痛的边缘》这等大作,而是一篇较短的校园随笔《寒武纪》。老实说,笔者仅仅从中发现了郭是一个插科打诨的高手,其中一句“时间依旧流转,街市依旧太平”使人啼笑皆非。笔者揣测再三,认为郭可能想借此来讽刺《寒武纪》所散记的教育罢了,至于真实的目的恐怕只有郭自己知道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使笔者认识了一个全新的郭。《梦》唯美清新的叙述风格,青春伤感的故事绵延。对于这本书,咀嚼多了也慢慢发现一些瑕疵。抛开该小说是否抄袭他人之类一说不提。该书18成年后读是好一些,单就故事的价值取向来说,大抵是郭浸淫在西方文化中多一些的缘故,故事的最后,小四不是把人物“撕裂”而是通过“毁灭”人物的一切来制造悲剧氛围。就像一块躲在黑暗角落里的发霉的馒头,人们闻到了气味,便知道内核腐朽到了什么程度。
“我忘记哪年哪月的哪一天,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了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着我的脸。”这句话曾让笔者感动了很多年头。我们可以看出小四擅长通过打乱固有的词语搭配,采用一种错位的句势结构,重新营造出新的意境和氛围,这种情绪化的写作手法在《白衣飘飘的年代》中可窥见一斑。
二"隐喻 ·叶上
破晓前,满园的绿叶栖息着滴滴朝露,然而太阳一冒头,滴滴开始消逝,太阳越大越圆,朝露也越稀越淡,最终只有那些躲在叶片修炼的朝露,才能期盼下一个月夜。
而今,小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白衣飘飘的少年;或许小四只是一滴朝露,同普通人一样。1983年出生的郭正悄悄地从叶片底漂浮到了叶片上;奔而立年的郭,近两年可谓“书途”坦荡了;制作了第一部音乐小说,收获颇丰;当上了大官,官运正亨通;成了某杂志社的主编更确切的说是总经理,一个“文化商人”的形象渐渐浮出水面。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小四比较忙比较忙,频繁的出席各种娱乐活动、音乐盛典、节目采访……
笔者却想反问小四,这一切的一切是你写文字的初衷吗?说好听一点叫“飞黄腾达”了,不知不觉便浸染了市侩的铜臭气,其远以远;到头来只会让那些忠爱你的读者(读者不比粉丝,粉丝带有盲目的崇拜性)黯然神伤。“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生活以及写作的境界,我们现代人大多数已经荡然无存了。纠其因果,我们生活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大抵已经厌倦了像古人那样尖专深刻的认识世界和自己,在“泛娱乐”的大潮中我们浸染了太久,而不自知。
“大师之后无大师”这种无奈的景象也便成为了必然。试想,鲁迅先生婉言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钱中书先生谢绝了 美国记者的采访,这在现代看来免不了成为无聊人饭后的谈资以或是小报记者胡诹出这只是在制造噱头罢了。作为最原始也是最灵魂的职业——作家。笔者希望郭能够时刻保持一颗宁静枝远淡薄明智的心,后知后觉好过不知不觉千百倍。“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希望这道忧伤永远明媚,永远不染其他杂色,便好。
譬如朝露——也谈郭敬明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