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前的杨蒿和梧梓1600字
大院前的杨蒿和梧梓
外公的家在一个斜坡上,大院就在屋子前面,闲来没事的时候,外公总喜欢端着茶叶到大院里晒,也看看大院前的那两从杨蒿和梧梓树,很是惬意。
杨蒿和梧梓树都在大院下的平地里,舒舒服服地待在那里很多年了,从我去外公家起,他们就已经长得挺盛了。外公家栽的杨蒿很有特色,杨蒿都是排队排整齐的,分别栽在两边,中间留一条两米多的小路,每当从外边走进来时,它们就像一个个纪律严明的士兵,挺直了腰杆,以此来欢迎外来的人,所以,每次我走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走慢些,这样会更有范,仿佛自己就是来阅兵的将军,别有一番成就感。外公也很爱这些杨蒿,每天早上起来帮它们修枝剪桠,有时还要用手在上面抚摸着,仿佛这就是他的孩子。也是啊,外公的女儿多,大了,都嫁了,现在就两个老人了,没事也就来拨弄拨弄。杨蒿和梧梓和我都有这着深厚的感情。记得刚去外公家的时候,就对这个很是感兴趣,待在杨蒿地里待了几个时辰,也没有和人交往那般的陌生。杨蒿,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鬼,包括我,后来母亲告诉我,它可以产姜,也就明白了些。杨蒿并不高,顶多长半米多高,些许是没有形成层吧。
杨蒿,按说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但在夏季和冬季还是别有一番趣味的。每当知了在树上叫嚣的时候,杨蒿的春天就来了,杨蒿地里总会住上些昆虫,比如青蛙啊,鼠妇啊,蟋蟀啊,到夜晚的时候,它们便在地里开着各自的音乐会,不需要门票,也不要唱歌的设备,震震嗓门,抖抖翅膀,便是一曲好歌,我想这是专为农村里备置的,城市里的人还真不屑这个,如果叫他们来听,会说“这什么破音乐,浪费时间,我分分钟钟几百万上下呢”。那也没有什么,君不赏,自有其乐,搬个小凳,握把蒲扇,再泡上一杯农家茶,坐在高高的大院里,尽享这夜晚的清风,尽听这晚会的舞曲,尽品这幽涩的清茶,也独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嘛。品完了,唱完了,前方电筒亮晃晃就过来了,几盏老式电筒便是这乡村夜晚的风景。吆喝几声,用用手比划比划,便一一钻进杨蒿地里,去抓明天斗蛐蛐的将军。这种活我是不参加的,那癞蛤蟆什么的都太吓人,胆小,也就乖乖待在小路上,听这他们“抓到了,又抓到了"的话语,纵有再多抱怨,也不得不服,这不能怪别人,自己无能。但不出力还是会有的,农村里的孩子,太天真,太无鞋,也就不会在意少那么一只两只了,蛐蛐拿在手里,也不用说什么谢谢,但心里也牢牢记着。大家打着电筒,往脸上照,一个个都笑了,笑出了黑夜,也笑出了尘世,这是我现在一直期盼的笑,如果可以,我宁愿花大价钱再买回来。小手里,摸满了泥巴,也不管什么衣服,往衣服上搓搓,也就走着,跳着回家了。冬天里,杨蒿的绿叶也并不枯萎,反而显得更苍翠,也更诱人,仿佛就等着我们去与它一起玩耍,一起嗨皮。雪从碧蓝的天空飘下来,落在杨蒿从里,静静地躺在这,躺在这汇成一个个雪球。约好的伙伴都穿着厚棉袄,戴着皮手套,再加一条长到腿上的围巾,实在有些风趣。一只只小手在杨蒿从上摸索着,往两边的营地运,待会难免有仗要打,但趣味肯定远远超过其他地方的。双方弹药存好后,便开始架设备了。两边都有一台投石车,这是很早就准备好的,用竹制成,外加一个底座,就OK了,只要深深插入地下,便准备好了,这些工序都不难,村里的孩子大都会的。除此以外,双方还各有一把枪,这种枪啊,很特别,是专门用来打雪的,整村只有村头的张大爷会,这两把枪,还是拿三十个鸡蛋换的,但他做的,我们放心,质量绝对没得说,也就物超所值吧。我们需要准备的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分配和环境因素了。
环境犹为重要,外公家的左边是一片梧梓树,冬天的时候,枝叶还很茂盛,谁在这,就胜利了一半。另一半是些果子林,大都成了光杆司令,就剩几根光秃秃的枝桠了,看上去实在有些寒碜。也没有人真心想到在这里部阵地的。一旦确定,就只剩分配了,以上说到投石车和枪的人选就犹为重要了。投石车往往要找那种身子小而瘦的,因为投石车是裸露在外的,实在是被打的好目标,所以小而巧的人比较灵活,也能随机应变。至于枪嘛,当然要找个能耐大的,枪法不准的就甭想担此重任了,而且枪一般是在梧梓树和杨蒿从里用,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枪好不好,关键得看子弹,总共有两种型号的,一种是方块型的,主要用在投石车,所以子弹块头也相当大,威力自然不必多说。至于枪嘛,是用直径大概3厘米的雪球,村里大多小孩由于玩的多了,拿捏还是差不多的,而且这种都是有专人检验的,不合格的全扔喽,毕竟枪还是挺不容易得到的,子弹的好坏会严重影响枪的可用年龄。
万事具备,也就准备开战了。规则就是被雪球或炮弹打中就退出,不得继续游戏。村里的小孩都很实诚,从来也不会说被打中了,还混在队里的。直到打败所有的敌人,就可获胜。战争一想,并不是立马火炮,雪球乱飞,这样会吃大亏的,因为弹药还是有限的,一旦用完,就得被打,还是很不划算的。所以,英明的指挥官都知
大院前的杨蒿和梧梓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