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滴水800字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想成为一滴水。
那时候只听得老子的“上善若水”,便想做一位圣人,为众人所钦佩仰慕,却仍然能置身于功名利碌之外,不被世俗所扰。于是我便经常盯着杯中的水,看它流动的形态和翻卷的水波,看其中产生的细小气泡一个个破裂,看滴进去的墨水在其中变幻、扩散、延伸。但我始终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概是因为德行还不够吧,我喝下了杯中的纯净水。
稍长大了些,我仍然想成为一滴水。
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作业的概念,于是一颗好动的心终于被束缚了。我望了望窗外的雨滴,它们从玻璃上慢慢地滑下,拖出一条条长长的水渍,映出万千世界的倒影:天空、街道、绿树、行人……,它们全部被浓缩在一滴水中了,显得特别清晰又纯净。我多羡慕一滴水,它们可以滑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可以将灿烂的世界全部纳入眼底,可以那么地自由自在,无拘束地汇成水流奔涌。我肉嘟嘟的小脸贴在玻璃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可爱的小水珠,口中呼出的气都润湿了玻璃。
那时候的水对我来说,成了一个上了锁的房间得以与外界交流的最后一种方式,也是最后的信念:努力,就能得到自由。
现在,我不再想成为圣人,也不再渴望绝对的自由,但我还是渴望成为一滴水。
水有三态,我在窗前目睹着它日夜不停地变化。它能在恰当的时机变换成不同的形态。天上的水汽太多,云太厚的时候,它会变为液态,悄悄地跳下来;地上的空气太灼热,温度太高的时候,它会变为气态,又悄悄地蹦上去。毫无疑问,我是绝对做不到的。这是水的为人处世之道,归结为两个字:灵动。水是灵动的,它包罗万象,却也随时可以从中脱身,知世故而不世故,身处世俗而不世俗,故曰:“上善若水”,其实是这个道理。
翻阅古籍,无数名人都如水一般透彻。我看到王荆公的“弹琴复长啸”,也看到周敦颐的“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在他们身上,也看到流动不息的水的影子。一滴,两滴,千千万万滴这样的水,便汇成了绵远悠长的历史长河不断向前。
如果有来生,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滴水。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滴水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