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惹争议1500字
热点聚焦
2009年6月22日,重庆市对31名在民族成分方面造假骗取高考加分的考生本人进行了处罚,并取消了他们的高考加分。
此前不久,浙江绍兴一中高考航模加分提出申请的19名考生中,绝大部分都是权势家庭子女,“三模三电”加分项目因此被戏称为“权势家庭子女俱乐部”。
2009年以来,除重庆、浙江外,其他省市也频频发生高考加分弄虚作假事件。如今,“高考加分造假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但社会舆论对高考加分的关注与讨论并未停止。人们有理由追问:究竟怎样才能保障高考加分的公平性?
热点素材库
2009年高考,重庆市的何川洋以优异成绩获得该市文科状元。然而,身为当地某区招办主任之子的他却因为民族成分造假而被北京大学拒之门外。
事发后,其父何业大对记者说:“我的娃(何川洋)把自己锁在屋里哭了整整一夜。”对于这样的结果,何业大带着哭腔说:“现在整个家庭都快被搅散了,自己有种崩溃的感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孩子。”
继北京大学宣布放弃录取重庆“造假状元”之后,何川洋的名字也未能出现在香港大学的录取名单中。由于何川洋今年填写的唯一志愿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被北大和港大相继放弃录取后,这位“文科状元”可能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境地。
分析 何川洋的遭遇使许多人为之惋惜。论实力,何川洋完全有能力考入北京大学,但是其父母却为了给他加分而对民族身份造假,最终造成令人惋惜的结果。这件事也给所有考生以警诫:做诚信之人,行正义之事。
浙江“航模”高考加分事件
2009年6月,在浙江绍兴一中提出航模高考加分申请的19名考生中,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其余6名是教师子弟,他们将可能享受高考加分20分的政策。
此事一出,立刻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质疑。为何获得加分的多是领导干部、企业家的子女,是否存在信息不透明和“花钱买加分”的嫌疑?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类似问题,并正在作出调整。
分析 浙江“航模”加分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争议矛头直指“以权换分”与“花钱买分”。要做到教育公平,必须首先扼住“腐败”的喉咙,如此,才能还高考以清白。
两香港高校:不认高考加分
2009年7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在四川招生结束,两所香港高校均不认高考加分,以考生的高考原始分作为录取依据。香港中文大学招生负责人表示,不认加分并非只针对四川,而是内地所有考生。与此同时,香港中文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在上海录取了1名5月底前递交作品的理科考生,他的高考成绩仅为480分。
分析 香港两所高校只认“裸分”的原因不言自明,他们要挑选的是真正的人才,哪怕分数不高,有才华也录取。看到这里,那些加了20分的“高分考生”该做何感想呢?
192项加分政策难“公平”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高考加分中,除了少数民族考生、军烈属子女、归侨子女等,还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可以加分,后来又扩大到了文体尖子生。2006年,教育部又新增5种特长生可以加分。一些地方也在积极创造考试加分对象,例如纳税大户、金融高管子女等。有统计显示,教育部规定高考加分的情况大约14项,各地林林总总的优惠种类累计竟然达到192项之多。
分析 从14项演变为192项,这沉重的“加分枷锁”害苦了大多数寒窗12载的考生。“公平”在此遭到不小的打击,只愿全民总动员,彻底刹住这股不正之风。
切断伸向高考的“黑手”
2009年,北京市规定,今后高考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的测试项目,将被限定为15项。而航模和棋牌类项目的体育特长生认定资格将被逐步取消。
上海市则规定文艺特长生加分分值减少,一些竞赛项目加分分值也由20分减为10分。
同时,国家对以“权”换“分”的“重灾区”加分项目进行了调整。重庆市2009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就明确规定,取消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规定,而奥赛等加分“重要武器”的力量将逐渐被削弱。
分析 这样的调整,是建立在舆论监督力度加大基础之上的。当“高考加分事件”愈演愈烈,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深远地促使教育政策更加完善与公平。
“高考加分”惹争议字相关文章:
“高考加分”惹争议1500字
上一篇:我们班的“老猫”
下一篇: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