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携手共进1000字
古斯诺夫•勒宠在《乌合之众》中写到:“没有传统,便没有发展,没有对传统的倨慢淘汰,便没有进步。”难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碰撞的过程中,不能相融只能共损吗?
诚如小丁所言,在科技与文化日新月异的胜负争斗中,无论是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还是手机上的七天天气,似乎都昭示着二十四节气是现代残留的落伍“玄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十四节气一无是处,中国处于发展转型期,教育也处于过渡时期,细心的我们会发现,比我们偏远抑或落后的地区有许多人享受不到电视手机的便捷,而二十四节气的精准度无一助力了他们的生活。更有比我们老二辈的人们,他们的时代使他们错过了受现代教育的机会,而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二十四节气,从他们的青年陪伴到他们晚年,已然成为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由是,二十四节气绝非一无是处。
犹记得发现青蒿素的科学家屠呦呦,她曾坦然表示,利用乙醚分离提取青蒿素是从古籍中获得灵感,犹记得魏尔肖在发现非洲版块与美洲板块重合后表明自己是从达芬奇的积木与地图中获得启发,因此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应当携手并进,再创佳绩。
福泽吉子曾在一战后描述中国:“他们恋恋旧古之风,错失发展时机,注定是头在睡梦中被蚕食的狮子。”道出了我的隐忧,的确如老孟所言,以24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智慧,但倘若国人愚昧,抱残守缺,夜郎自大必会导致洋务运动班般的结果,在甲午一战后,一切幻想烟消云散,百年后的我们也绝不能再做,那些妄想者,沉醉在自己构想的天朝中。
尼采曾说:“文化是我们的后垒,使我们不在科技面前被真相击垮。”诚哉斯言,文化回首,总是念旧,总是感怀,却在反思和自省中调整人类步伐,不致使灵魂掉队。李嘉言曾说:“科技无疑是时代的填高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想文化与科技就是如此,相辅相成,科技是时代的基底,而文化便是其的构架处的粘合剂。
反观当下,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崛起,传统文化便无情、无奈、无助的边缘化,在当代社会苟延残喘。以零零后、九零后为代表的新生势力,在实用主义氛围中成长。他们追求的效率和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无法做到的。尽管有很多人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并采用了一定措施,但社会主流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传统文化的没落便不停止。
我们的社会,需要文化与科技携手并进。试想若真有一天我们成了只懂科技的机器人,我们的国家变成了活死人的墓碑林。
毕竟,任何一个国家,失了科技是矮子,失了文化便是一盘散沙。
文化科技,携手共进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