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从算盘到键盘700字
算盘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算盘在我国金融业务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上至银行行长下到一般员工,曾经人人都有一手好的“算盘功夫”。
我的本家叔叔当过村里的会计,家里常常摆放着一把老式的十五排七珠大算盘。孩提时的我,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常常把它当作“滑轮车”,放在屁股底下从这边滑到那边。直到进入小学接触到珠算,才知道原来是用来算数的工具。那时的农村大都交通不便,为了要到乡信用社存取款、汇款,必须得等到赶集,起一个大早,搭上赶集的农用车。可到了信用社,由于珠算毕竟是手工操作,打账页、账卡时间过长,有的存款利息分几段算,要双人核对费时费力,往往要排队半天,等办完事却又散圩了,要买的东西却又买不回。那时村里还是土路不好走,每村只得推选一名村级信用联络员,由他们代理本村农户的存取款业务。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银行还是以祖先传下来的算盘为主要的运算工具。
后来有了电子计算器,再后来,就有了电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核算逐步实现了电脑化,员工们办理业务时就像在键盘上弹着钢琴,只要在键盘上轻轻一敲,立等即存即取。过去汇款,一笔业务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半月有余,而现在,基本上达到了即汇即达。而有了信用卡之后,人们更是开始享受“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神奇。以前年终决算“深夜算盘声声响”的场景,也成了久远的历史。
叔叔是珠算能手,在我们稍大一点后,常常在空余时教我们珠算。如今的叔叔常感叹说:现在科技真是发达,过去人们关于千里眼顺风耳、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和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与梦想,现在都以天文望远镜、无线电话和火箭发射卫星升空等形式实现,就连小小的算盘,也被键盘所取代了。
是啊,算盘再强也强不过键盘。从算盘到键盘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金融业和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改革开放30年:从算盘到键盘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