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释今生1600字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人世间上演;蒙蔽了自己心灵的是是非非,骗了一生的心惊胆战;步步为营,处处心机,暗流涌动的人生也不会有光明……
佛家曾说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啊,世人总是心存念想,忘不了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金钱与名利。在灵山会上,也只有迦叶尊者拈花一笑。那么淡然,好似不沾一点凡尘,但在他心里,却是盛的满满的、金灿灿的阳光。
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芒洒向大地时,那是暖暖的,地上生机勃勃,鸟兽虫鱼都是那么得欢快、自足,感受着阳光的律动,心也随之悸动。可是,人类出现了,他们从与兽为伍到开垦山林,从与自然和谐相处到意欲驾驭自然,从同甘共苦到自相残杀。大相迳庭的举动恍如隔世,人们开始了人性的转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不再愿意患难与共,他们利欲熏心心渐黑。在金钱的诱惑和驱使下,人们便不惜一切手段地开展无形却又血性的厮杀。刀光剑影下,人们满足于打倒对手的成就感,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利益的纷争就如此开始了,人们再也拴不住自己的心,停不下自己的脚步,被为了生存的谎言所羁绊。为何他们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大风大浪,起起落落?为何他们不能学会忍让和谦和?为何他们要用鲜血为自己拼出前程与荣耀?为何他们不能向萍水相逢的人伸出援手?……我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迷惑无从解答,亦无从知晓,它们只能静静地等待,等待被诠释的那一天。
早起晚归,人的一天甚至一生都如此度过。佛家也扫尘,也关门,可他们扫去的是俗世凡垢,关在外面的是欲界红尘。佛门永远也关不上,既接受一切事物,又放逐一切事物;尘土永远也扫不完,既包容一切事物,又排斥一切事物。世世代代,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孝庄太后,顺治皇帝,雍正皇帝,在深知治国之道的同时,也会在偶得的空闲中参禅念经。皇上在朝堂上,只听得串串朝珠落地,下朝后又要批阅臣工的奏折,日日听谏臣言,夜夜闻忠臣诉,日理万机,只有漫步檐下听雨声时才能把朝事抛于身后,寻得半会儿心灵的释怀,对天长叹。而孝庄太后,用尽了一生心血培养了两代杰出的帝王。这位来自蒙古格尔沁大草原的格格助顺治夺天心,辅佐玄烨登基,帮康熙擒鳌拜,推翻辅政大臣干政,这些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背后又有谁想起她那憔悴的脸旁?她原本随性飞驰在广廓的大草原上,但如今,眼角已爬上了条条皱纹。她只有在佛堂前虔诚祈福时才能够求得片刻的安宁。
是非乃过眼烟云,佛门早就把其看淡了。尘世的是非,只是为了追求那遥不可及的公正法则;只是为了扒开尘土,撩拨起早已熄灭的火苗;只是为了推翻过眼烟云的决断;只是为了打翻尘世柜,拂去早已腐朽的灰。悲欢、叹笑,人生起起伏伏,为生而搏,为名而战。人们步履蹒跚地走向更奢侈的地方——那只是奢望。而佛家,是看淡了一切,又看中了一切。“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这样产生了,而《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就是这最好的诠释。当你历尽人世沧桑与劫难后,心就淡了,心境连一丝涟漪也不再有了。
人们总要苦读,考取功名,殊不知大儒早已隐居佛门;人们总要贩卖物品,养家糊口,殊不知最精明的商人早已归隐佛堂;人们总要贿赂高官,攀龙附凤,殊不知当朝天子亦心敞向极乐世界……
阵阵蝉声总能在低谷回荡,那些佛塔,空谷幽兰,冰山下的火种,令人着迷的花海只能被游脚僧所寻觅。他们穿着粗布纳的僧鞋,四处传授着谜样的经典……
是非功过,他们已不再看重,那只是浮云,飘在空中千载空悠悠,静心打坐于菩提树下,听着树叶的呢喃混着虫鸣的声音,只觉得飘飘然的,不沾一点尘世的污垢,心中仅剩的一些红尘也沉入了泥土之中,变为隔世的传说。睁开眼,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味道,便心平气和地允吸着它。胸腔的一起一伏,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柔顺的接触能使人感受到大地之脉的蓬勃生机。
清,那不再是风的传说。树叶的起伏,尘土轻扬,千年记忆都被封存。世事变迁中总有几缕不灭的是非如烟般袅娜在空气中,不着痕迹的消逝。寻寻觅觅,总是空手而归,本来就是炊烟般抓不住的过去,又何必去追寻呢?结果也只有苦涩。而那些抓得着的却如尘土般破碎的记忆又如何去拼接呢?又何必去翻寻那几乎不存在的过去。过去的记忆总是不堪一击的,越去寻觅,就伤得越重。得到真理又如何呢,也不长久。不如隐入佛门,静静地,把世俗忘了,把是非忘了,把情感忘了,用宁静与安详抚平心头由尘土堆砌而成的丘岗,让清风把它们吹到另一个国度。一把古琴,一壶清茶,一串佛珠就足以令人静陪青灯古佛。烛光冉冉,就足以让一行脚僧脱离浮夸的世俗,感念世界的和平了。
无,才是天地的基始,有,才是万物的根源,万劫不移的才是大地根啊!人们劳作一生,不如求个心安,放弃是非风云,学会心平气和地看待事物,过平实、安定的生活。
杭十五中初二:徐红婷
佛释今生字相关文章:
★ 今生之幸450字
★ 今生为你500字
佛释今生1600字
下一篇:成长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