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试图为自己寻找借口1600字
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全世界军人心目中的对地,在建校200多年以来,共为美国培养出了3位总统,5位五星上将,3700名将军。此外,二战以来,全球500强企业中,出身于西点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以及董事、总经理一级的人才5000多名,可以说,西点军校无疑是一个“塑造成功的地方”了。然而,每名西点新生所接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No Excuse(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这是一句多么言简意赅,而又是多么重要的一句话呀!正是这句话,塑造了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5名陆军五得上将以及无数成功人士。
是的!没有任何借口!永远不要试图为自己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但是,请转回到现实中来想一想吧。如今,太多的借口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为自己找借口已经是一个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了。而且似乎所有的借口都看上去那么合理。例如,上学迟到了,有手表停了之类的借口;作业未完成,有作业太多这类的借口;找不到荼,还有就业太难,工作不合适之类的借口……
1、上学迟到了,借口是手表停了,这借口很实在,但这也暴露了你的弱点——你并不是一做事非常细心的人,你也不是一个能够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及可能的人,手表是停了,但是你达之前完全应该考虑到这一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这么想,你还能保证在这看似合理、客观的巧合之中没有你的因素吗?真正细心、考虑事怀全面的人不会在仅为自己设了一道保障重保障,如果这样的知,怎会迟到?
2、作业未完成,借口是作业太多了!然而作业是每个学生的作者国,有责任心的会漂亮发、 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而不是想着如何把个人的一时懒惰归咎于客观上的不利条件,但不知你可否想过,人生在世,周围的环境总在不停发一变化,不利的条件永远不会离开你,而作为一个人,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竭尽一切可能和投入力量去减少它们、克服它们,而不是抱怨它们,因为它们不会因你的抱怨而远离你。
3、工作找不到,借口是就业困难,工作不合适,但这都说明了你做的还不够,假若你是北大的博士生,是国外留学生,还会存在就业难之类的问题吗?至于工作不适合,归根到底是你缺乏自信,不敢进入新的领域,这种人通常是把自己的不足、缺陷看作是社会的产物,似乎社会欠他们什么,然而社会不是为了一个或几个人存在的,相反地,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说穿了,找这种借口的人是没有责任心、自信心的人,是懦弱的人。
这么一想,这些看似全理,无懈可击的借口不攻自破了。
当然你们可能会说,我这只是一厢情愿,别人不一定就会找我所举的借口,是的,其实如果我们用心去那些心里的暗处寻找,会发现一支“借口大军”,其中有客观的: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当我们试图为自己辩护,这支大军就在声援你、支持你、帮助你“解脱自我”,这些借口无论形式上、语气上,内容上如何千变万化,其目的无一不在推诿、抱怨、迁就、妒世嫉谷,以证明此事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与你无关,或是说明你根本无力改变,或是承受此事,这就是借口的目的。而借口的最大危害则在于一种消极的、放弃的、不振的思想,因为借口常常带有着“我不能……”“我不可以……”这类的不自信、消极的潜台词,而这种思想最终将会成为你成功之花苞的克星,是你体内的毒虫,无时无綮不在凯觎着人成功之花的茎、根、叶。
当找借口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后,你将不可挽回地走向失败,与成功无缘。
既然借口的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借口仍可以驰骋于人们的心灵之中,贱踏在成功的花朵之上呢?
我想这大概是人性的悲哀,借口似乎总是在维护着你的面子,于是在“面子”思想的支配下,你开始越来越依赖借口,并开始以借口蒙蔽自我,你的执行能力日渐丧失,你可以用借口抵挡着一切外界的责备、掩饰一切你的过错,正如吸毒一般,而这又促使你进一步依赖借口,直到把自己最终毁灭。
治疗并杀死这条毒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迫自己灌输一剂良药,这良药很简单,也很难——永远不要试图为自己寻找借口。
是的,就是这个13个字——永远不要试图为自己寻找借口!
这剂药太简单了,一共13个字,在汉语言中也仅仅是个单锯,可以说识字的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这剂蕴含也太难,因为长期依赖借口的人就像吸毒者一样,想让他们一下子戒掉是不可能的,但是,只有这剂药,才能挽回一株成功的花!
那么这13个字究竟有何魔力能使成功之花盛开?因为这13个字强化的是人们的行动意识,体现的是完美的执行能力,而具备了这两点,造就的必然是一个成功的人生。
是的,永远不要试图为自己寻找借口!
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纳特有一句名言:只要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相信自己吧,放弃借口的温床,把过去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要明白,人生无借口,失败无借口!坚持这13个字,你将会看到成功之花绚丽的绽开。
永远不要试图为自己寻找借口字相关文章:
永远不要试图为自己寻找借口1600字
上一篇:欢乐在哪里
下一篇:当“2012”来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