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傲骨在中华——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700字
再次翻开《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拂去历史的尘封,几十度春秋如一日,曾经在狼牙山上响起那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如今依稀回响在我的耳畔。掩卷沉思,班长马宝玉那溃烂的伤口,穷凶极恶、紧追不舍的日寇,连续不断的枪声,崎岖陡峭的山路,带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如暴雨般落下的石头,仿佛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五位壮士的英勇表现不过是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一个浓缩版,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数不胜数,他们忠于职守、英勇杀敌、勇于牺牲……但我要提倡得是最能概括他们这些精神和品质的两个字——骨气。
文章讲述了发生在抗战中期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奉命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撤退,在完成掩护任务之后,又将敌人主力引上绝路。经过几场激烈的战斗,他们手中只剩下打红了枪管的钢枪,所有的子弹和手**都已经耗尽,山上的石头就成了他们杀敌的武器。只见那一块块石头从天而降,砸向不断向山顶进攻的敌人。最后由于寡不敌众,他们宁死不屈,砸了手中的钢枪,手拉手跳下悬崖。
当我读到“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喊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这句话时,心中疑问顿生,难道马宝玉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吗?难道他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吗?不,他不仅知道生命的价值,更知道生命的可贵在于奉献。为了祖国,为了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中国人是最讲骨气的。“翠竹宁折而不弯,人当宁死而不屈”。“士可杀,不可辱”。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夏明翰临死之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死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骨气是刚强不屈的气概,在狼牙山上化成了那壮烈而豪迈的口号声。
合上书本,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五壮士那英勇顽强的背影,像五座丰碑,屹立在我的心头,他们让我记住一句话:中华民族是最有骨气的民族,中华儿女都是铮铮傲骨。
铮铮傲骨在中华——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字相关文章:
铮铮傲骨在中华——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700字
上一篇:堵车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