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语文1300字
看了一遍,也来回看了几次,只觉得隐约的问题全被一言道破,舒服。当然,有些问题很早就意识到,只是除了敢对父母坦言之外,没有勇气写成完整的文章。
毕竟,我只是一个即将升初一的上海学生而已。在中国这样的地方,可以说是“不算什么”吧…
说正题。
这次要说的是语文。
第一个问题借用韩寒的话说就是“文章的好坏已不在于文章本身,而在于文章是谁写的。”看到这句话,脑子里想法很多。记得刚进小学的时候,我算不上老师的“宠儿”,其实一直觉得自己还不错的我就是不受认可。慢慢地我发现,老师永远只认可那些所谓“乖孩子”的文章,而不管自己多努力,也顶多是80几分。于是有一次为了看看老师是否真的偏心,我大胆地抄了一篇少年日报上的文章拿给老师,让她帮我修改。没想到,居然也改出许多缺陷。找到这个规律之后,我一直很不服。现在进了中学,开始“有了一定的地位”后,似乎没有哪一篇文章低于过80分,可是有些交上去的文章连我自己都觉得很有问题,却只因为有个“好学生”的名号,被称为佳作。
中国的语文内涵如此丰富,如此有特点,却也因人而异。
有时一句小学生造的根本不通的句子换上朱自清的名字便是“别有一番意趣”,换上鲁迅的名字便是“暗藏政治意义”,换上李清照的名字便是“美丽的抽象画卷油然而生”了。
或许夸张了点,却是事实。
好坏因人而异?!这是一种文字的悲哀。
第二个问题是在课堂上的——阅读分析的问题。有些时候,我们现代的人真是有点咬文嚼字。有的人写一篇文章只是为了说明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可是被编成教案后,就会出现“为什么这样写呢?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说不定作者自己都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如此“值得分析”,有些问题问多了,自然也明白就这么几种——什么首尾呼应啊,总起总结啊,承上启下啊这些,如果让作者自己去听一堂这样的语文课,真不知道要有多么惊讶。
说不定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只是写了看见有一枝红杏越出了墙外,表示春色满园,可是后人又为什么要说这是代表了…的意思呢?
其实这是对文章作者的不尊重。
别人写的文章,又何必揣摩着弦外之音呢?!
最后再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好词好句。我想只要是读到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老师都曾让你们摘抄过好词好句吧。有些人,也会有自己的读书笔记本。虽然不能说摘抄不好,当然没有问题,但本人并不赞成,一是没有什么用,二是改变了阅读的本身意义。在你们的语文老师给你们布置抄写作业时,一般大概都会说上一句:“摘抄别人文章的精华,经过吸收和理解就会变成你自己的知识,以后也可以拿出来用。”但是我觉得别人写出的段落就是别人写的,要抄好句子那就说明还是没有吸收。除了成语的积累之外,句子似乎没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写文章需要好词好句本的话,那么给我的感觉要不就是抄袭行为,要不就是这个人有写作或智力障碍。
大家可以随意翻阅哪一本世界名著,试问有多少是“符合摘抄要求”的好词好句呢?
中国的语文,不是一本好词好句就可以写出好文章的。
“摘抄”这项作业,对我个人而言,好像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中国的语文本是灵活而有内涵的,却被中国式教育框了起来。
P.S:只代表个人看法,并非综合概念哦。
在中国的语文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