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的“蹲下”与“坐起”(教师文笔一)1900字
一、“蹲下”——以心发现心。
新大纲在习作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提法,低年级叫做写话,中高年级叫做习作,明确了小学生习作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从整体上降低了习作的要求。而现实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把儿童当作“准成人”看待,小学习作教学要求一直高于大纲的标准,相当严重地脱离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习作也就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而渐渐失去了习作的兴趣。长期的习作教学实践经验提示着我们:教师在教学习作时必须“蹲下来看儿童世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从主观上善待学生的习作,也只有当教师把自己摆放在了学生的位置上看待所看到的事物时,才能真正认识到学生的需求。
1、“蹲下”了,我们才能与学生靠得“近”。“近”,就是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接近,了解学生的思维,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劳动、锻炼、活动和生活来指导,让学生写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事;或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挖掘每一点细微的感受,进行习作。比如写《我的老师》这篇习作,大部分学生写老师带病坚持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到学生家中为生病的学生补课……另外有些学生可能会写: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讲解保健知识;或写老师组织一次《我这样护理生病的同学》的中队活动;或写老师与同学共同商讨做什么样的作业最有效;还有的学生写了一件老师上课迟到的事。教师只有“蹲下”,看到学生的心理,才能指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动手写”的欲望。
2、“蹲下”了,我们才能了解学生的“新”。“新”就是新鲜,不俗气,有时代气息。在我们的学生的习作里,大多数是一个模式:“让座位”“帮助别人推车子”“清洁工冒严寒、酷暑工作”“雨中打伞”等等,写来写去老一套。其实,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很多,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一位教师指导学生作《龟兔赛跑新编》时,有学生说:“这一次兔子能赢,因为兔子汲取了上次赛跑失败的教训,这一次一冲到底。”另一个学生说:“还是兔子输,乌龟赢。因为兔子骄傲的本性改不掉。”有的学生可能想象到具有事物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最佳联想;有的选择能够以情动人的材料;有的选择了富有时代特点而又具有个性的材料……
3、“蹲下”了,我们才能发现学生的 “趣”。“趣”,就是儿童情趣。小学生的习作,只有充满儿童情趣,才是好习作,“蹲下”、留心他们的生活,教师才会发觉:小学生幼稚、好奇、求异,而且富有童趣。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有的喜欢与小动物一起玩耍,有的喜欢收集各类卡片,有的喜欢唱歌、听音乐,还有的则喜欢踢足球……他们热爱生活,感到生活是充实的、多姿多彩,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习作材料。比如在描写《猫》这种类型的习作时,小学生可能会写出《馋嘴的小猫咪》《娇宝宝小猫咪》《爱睡觉的小猫》《好斗的小猫》等等的内容。
二、“站起”——添枝加叶显神采。
习作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实践练习。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习作练习可以吸收到自己语言里,转化为习作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习作训练的重点和步骤,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1、“回归自然”——表达真情实感。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经说过:“孩子和大人毕竟是不同的,孩子天真活泼,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语言,孩子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的习作,没有空话、假话、套话,读起来就感到亲切有味,甚至有时候老师自己也仿佛回到勒童年时代,这就是孩子的习作特点。” 新大纲在“关于习作”中也指出:“要调动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比如,描写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我们可以交代物品的来源,为什么喜欢它,它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什么积极意义等等,使得学生对物品的感情流露或在字里行间,或在描述之中,或在习作结尾处。
2、“收放自如”——引发奇思异想。习作创新的源头是奇思异想,思别人没有思的,想别人没有想的,这就是创造想象。运用好想象也并不容易,它关键在于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对生活观察面越广,认识越深刻,表象越丰富,想象也就越强。当学生的思路逐渐打开以后,适时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规范学生习作应当写什么,应当怎样写才更好,这就是“收”;让学生放手写自己认识到的、想到要表达的事物,怎样认识的就怎样写,这就是“放”,即“放胆习作”、“放手习作”,“收”“放”自如,才能引发学生的奇思异想。例如,某市举行了一次习作比赛,赛前组织学生搞了三个活动:“信息传递”“连环组词接力赛”“打哑谜”。活动结束后,老师宣布,以这次活动作为习作内容,自己选择习作重点,自己命题,开始习作。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重点和思维角度,写出了《赛前游戏》《记一次有趣的活动》《太有趣了》《强中更有强中手》《打哑谜》等等12个不同的内容。
习作教学中的“蹲下”与“坐起”(教师文笔一)字相关文章:
★ 读《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感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