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初三900字
初二下学期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一脸郑重地对我们说:“你们已经是准初三生了,自己抓紧点,多做点练习,上点课外班。”“准初三?”什么叫“准初三”?是因为我们即将小中考,即将成为初三的学生?
自古,初三在中学生眼里就是黑暗的一年,仿佛是一个牢笼,将我们关在里面,与外界的一切说NO。成天只有学习,满脑子都是语文字词,数学公式,英语语法,恨不得把要考的几本教科书通通吃掉,这样才能上个好高中。然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准初三”,硬生生地把初二的孩子也拉进那个牢笼,过上一种如苦行僧的生活。
但是,这又有什么效果呢?
在我的准初三生涯中,生物地理像两座大山。成天做试卷,背提纲,甚至连每张试卷都要背,什么摩尔曼斯克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每天中午理应午休的时间都成了背书课。说到这,你肯定认为地理生物在中考中是个不得了的科目吧!可实际上,两门加起来只有40分!为了40分,弄得学生整天紧张兮兮的,生怕不知道马来西亚棕油产量第一就要出人命了似的。等到你真正走向社会,还有哪个单位关心你是否知道科迪勒拉山系穿过几个国家呢?
这样模式下超前培养的人才,到社会上有几个真正成为了精英呢?有一个成都的小男孩,特别聪明,自幼受到严格的教育,14就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样的人了不得吧,可他却在上学的第一个年头,就因不会料理生活琐事,不会和他人相处而休学回家。这和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打小被灌输高深的教材,却没有人告诉他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如何与他人相处。他这种残缺人格的诞生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
相反,看看那些有成就、有作为的名人,有几个是在这样的教育下诞生的?就拿爱迪生来讲,他小学才毕业,连初中都没上过,他没什么文化,但生活却保持了她对事物的好奇,社会却教给了他坚持不懈的品质,这样他才得以有那么多伟大的发明,从而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把他放到中国的××中学,非要逼着他去研究Z=mc2,说不定现在我们还在用着火把、蜡烛呢!
不光是爱迪生,你能让爱因斯坦说出中国四大名著的妙处吗?你能让大仲马讲讲切割线定理的应用吗?你又听说了几个中考状元最后做成什么大事业、留名千古了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那么美好,在我们这样的豆蔻年华,更应该多到户外晒晒太阳,赏赏花鸟。那健康的体魄,愉快的心情,又怎是那纸上的分数所能代替的?
“准初三”一词的出现,恐怕真正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吧。
准初三字相关文章:
★ 追忆初三500字
★ 初三600字
★ 准初三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