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就是慢慢来1500字
我们做关于《骆驼祥子》的一份任务单,边看书边做。我的语文老师让我们每天只看两章,可有个同学,在原先没看过的情况下,一天就“看完”了。我问他:“你真了解这本书在讲什么吗?”
“不就是一个叫祥子的人三起三落,最后堕落的故事嘛。书我也没看,反正故事梗概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样更加省时省力,也省脑细胞。”我摇了摇头。没看过原著,仅用梗概以解释全书,岂不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我没有听从他的方法,而是按照语文老师的方法做,发现限制自己每天只读几个章节,竟也是大有所悟。
后来此事被我的语文老师知道了,便批评道:“这么做是十分不对的。《骆驼祥子》是一本名著,不是随手翻两下或者看看梗概就能弄清楚的。得慢慢看,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底和文章中心。”我觉得这话说的很对。
考场作弊,这种事在有些时候常会发生。有些考生做不出题的解,或者是嫌过程过于繁琐,眼睛瞟一眼邻桌的答题卡,“23?”不错,这个答案看起来很是合理,就是它了!这着实“节约”了不少时间。且不论舞弊行为本身即是违反考试规则的,而在抄答案的过程中,也丧失了花费时间去做题的乐趣。以数学题为例,难度大的题确实令不少学生的“脑细胞”死亡,但成功做出来的都知道,他们的快乐不单单源于“答案对了”,更是在“用了无数时间和经理,终于做出来了!”中的乐趣。往俗了讲,做题的乐趣也在于探索思考的过程中。
何止是在学习,生活中,也何尝不是如此?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只要不妨碍最后的结果,一切都被从简了事,过程被极大幅度地削减了,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任何事物都只求个结果。举个例子,我们常在新闻上看到国内外一些关于豆腐渣工程的报道,这便是不注重过程而只注意结尾的后果。抛开外界来路不明的包工队不谈,单单是施工单位草草了事便有很大的原因。比如某种材料,刚性强度要求是10,而有个工厂给出了9,大家看着,“差不多,也省得去找了”,于是就在施工中使用了。而正是这1的差距,被人为忽略的细微差距,导致了整个工程的失败。这个事例中的施工单位,可以说完全忽视了安全质量指标,只求一味的速度,以求更快完成手头这个项目,去接别的,但其他项目来不及接,反倒是这个项目留下了祸患。古人有句话,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讲的便是这个道理。“快、快、快”,差一点,没关系!这种为了快而诸事从简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
我自己也有过“慢着来更好”的感受。二年级自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看着课外老师的竖式,我一概不懂,即是问了也没法理解;直到四年级我在校中正式学习这个方法时,我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做出。我耐心等待,最后成功等来了应有的结果:全会了。或许以师长的身份看,自是越快越好,却忽略了现实,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神童,就连爱因斯坦幼时也被老师嘲笑过。所有孩子都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成长,学习。“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这是一个俗语,但其中的道理却完全可以引用在学习上,一下子也不能全学懂。
上次考完期中考,缓步走回家。反正没有作业要写,慢慢走吧,我这么想着。于是,我在操场上漫步走了一圈,发现操场边上的花又开了,树叶又回来了,甚至枇杷也结果了。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校园中结果的枇杷。若不是此次慢行,我是绝对想不到学校中也有如此美景。无怪乎别人都说春天的二中非常美丽,现在看来果然不假。快行,确实错过了生命中的许多美景。
三千多年前,至圣先师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一语道破了一心追求速度会带来什么后果:无法很好地达成目标。故此,有些时候,我们不妨放下人生中的步履匆匆,适时停下脚步,而去看看生活,享受每一天,允许有时候可以慢慢来,不着急。
(编辑:丹丹)
无非就是慢慢来字相关文章:
★ 这就是我450字
★ 我就是我600字
★ 这就是我200字
★ 这就是我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