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包胶记1000字
除夕的夜晚多么热闹、喜庆、安详。大街上车水马龙,彩灯高挂。到处都是爆竹的响声,一片喧嚣。我们家也欢聚一堂,在年夜饭后,准备开始一场包饺子大赛。
奶奶拿来了一大团面粉,然后卷起袖子,围上围裙,似乎是一位专业整容师。只见她只一眨眼功夫,就将那大面团分成了一个个小面团。然后拿起其中一个面团,右手拿着擀面杖不停在面团上滚动,左手非常灵活地将面团旋转。好了,刚才那一大堆不成形的粉团经过奶奶的巧手一整容,呵呵,居然全都变成了一片片轻盈、匀称,身段极好的面粉片。我赶紧拿来一片,发现它们像是化了妆似的还有一层白粉呢。
妈妈一边对奶奶的绝活啧啧称赞,一边和我说起了饺子的来历:
饺子,又名饺耳,是西汉名医华佗在为百姓医治耳寒时所做,因形状像耳朵因而得名。当地人仿照它的模样来做。渐渐的,这种风俗流传开去,人们就经常在逢年过节吃饺子。
了解了饺子的来历,妈妈决定先露一手,让我好好学学。她把洁白的面粉片在手上放平,然后舀起一勺肉,把它放在面粉中心。又用筷子蘸了蘸水,在面粉片上的边缘涂了一半。我不明白道理,忙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说:“这是为了让面皮更有粘性,包起饺子特别方便。”妈妈说着就把面皮对折,然后将前后两端轻轻扣上。这一来,肉馅就被藏在里面了。只是面粉的两端出现了两张小嘴。为了防止肉馅漏出来,妈妈把一张小嘴轻轻一推,提起其中一边往前一按,呵,竟然就出现了一道漂亮的花边,一会儿,两张小嘴都不见了,一只玲珑的饺子出现了。就像一只装着肉馅的小包,精致而洁白。又如一个元宝,鼓着大肚子,一副精神十足的样子。
看完了妈妈的演示,我不禁跃跃欲试,心想:这么简单啊!我应该也行!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开始做得还行,可是大概是肉放得太多的缘故,就在这面粉片地两面正准备相互拥抱的时候,忽然就节外生枝,那肉馅大概怕自己被困在面粉里,所以一下子清醒过来。从那两个小洞里一个劲地往上钻。我想用勺子把那肉馅刮去,可那肉馅不知是何用意,一头使劲地粘着勺子,一头有用力拉着面团,被无奈促使的我只好拿起剪刀,把肉一分为二。这时,身边响起来一阵笑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着我那笨拙的样子,终于都憋不住了,哄堂大笑起来。我呀,也不好意思地笑了!饺子终于做好了,看着我的处女作,就像一个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大布袋,实在没什么艺术可言。再看看盘里的其它饺子,一个个就像精神十足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真是相形见拙啊!还是妈妈忙着鼓励我:你的饺子多艺术呀,就像一只装满了钱币的小钱包一样。”这句话顿时让我开心极了!
窗外,爆竹依然响亮,烟花,依然绚烂。
室内,我们吃着饺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节.包胶记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