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的月光1600字
夏之夜,三面环海的澳门一沉,便进入到了一种半梦半醒中去了。月光温柔而明亮,纤尘不染,轻轻地、轻轻地落了下来;再轻轻地、轻轻地播撒在静谧的海面上,伴着微风吹拂,在眼前和脚下到处是一片粼粼之光在波涛间闪耀。这对于我来说,走进澳门的月光下,就像走一场梦里,一支歌里,和一首诗的意境里。
与澳门有约,是从一个月光之夜开始的,从香港乘直升飞机飞澳门,刚飞出香港太平山的那片海市蜃楼般的不夜城,忽又落到另一片繁星如故的澳门岛,随即驱车入住酒店,再驾车去临海的南湾、西湾看大海,看月圆如镜,高悬夜空的明月;看大海的柔波里月儿幻化成千千万万颗的小精灵,故与你耍闹,又像眨着神秘而深邃的眼睛,也把人的心情揉成一轮皓月溶进梦幻里。此情此景,仿佛有灵性,对于澳门与我,或者我与澳门,便多了许亲近感。
此前,在我多年的印像里,澳门是一个小岛,比弹丸之地香港还小。澳门的小,小到大抵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不是吗?所以早在16世纪50年代,葡萄牙人借口晾晒受潮物资,入住澳门半岛,实为葡萄牙人推行海外扩张。清政府腐败无能,又遭受到鸦片战争失利的重创,最终接受了葡萄牙人对澳门的实际管辖。
澳门因为小,沦丧不足为惜,由此,澳门浸透了历史的沧桑感,澳门像失散的孩子,步履维艰,走了近400多年的路才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在澳门,旅游名胜生观音堂之所以名扬遐迩,不仅仅因为它是澳门历史上最悠久和最大的寺庙,更因为它是在1844年签署不平等条约《望厦条例》的所在地。这是第一个使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决权的条约。至今,这里还留下一张圆形的石桌和4张长石凳,似在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屈辱,这里的明月可以凭证,大海可以作证。
澳门小亦是如此,但也有其大的担当的地方。在澳门的临海边,高高耸立着一座属于中国东南沿海最古老的一座灯塔,标志着澳门最早成为国际性的通商口岸。于是,很早就有了月与塔的守望,有了许多年的苦难岁月的承载与穿越,道不尽的冷清明月与塔影的相伴,浪花与月色交融。海风袭来,总给人有一种异常强劲的冲击力,和海之辽阔与澎湃的心跳。这时,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心中有诸多的不遂心的事,也会为之神清气爽,身心会生出一片澄明来。
今晚,又是一个不眠的月夜。我的心中似总有一种久违了的情绪爬上心头。独自走出酒店,穿过行政议事厅前,绕过喧闹的夜市小街,再向着远离灯火阑珊的深处进发,不觉来到了一处海滩。抬头、放眼望去,即被远处一片夜景给惊呆了!那是葡京大酒店的另一个方向紧临大海边,只见两座跨海大桥如同盘踞在海面上的巨龙,同时也如同在澳门的月夜星空下盘旋着;而桥面上灯火通明,一盏接着一盏,绵延不绝,更像一片片闪闪发光的龙鳞,全身发出通体的透亮。
这景致,让澳门的夜空一下子有了空灵和几分鲜活起来,也让和我一样许多的游人更凭添了许许多多丰富的遐想。夜深了,海面上超凡脱俗般的静谧,只有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沙滩在歌唱,那是一支大海唱给月夜不倦的小夜曲,唱了千百万年,总美伦美奂着,令人心醉。
在我看来,澳门的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白天有白天美的地方,譬如,小巧的石子小街,粉红色的葡式建筑,大三巴牌坊厚重的历史,玉石嵌成的妈祖雕像像征着澳门最主要的风景名胜,那些都是澳门的灵魂,美在其中。但是澳门的夜色也是不容小觑的。澳门依海而建,山不高却楼层高,晚上透出层层叠叠的光亮来,凝是从海面上有直抵天上琼宇之感;东西海岸码头,口岸相望,灯火辉映,让人分不清楚是黑夜还是白天;还有城市如莹的街灯,“的士”流动的照明,以及夜市的广告字牌,霓虹灯闪闪烁烁,这多么像城市跳动的音符,和美的韵律。也一如濠江上的浪花上卷起起伏,抑或是聚散的月影,那是看不见的城市夜的容靥与眼神传递着会心的笑意。澳门夜色的美景,在明月星空下,更有一种恬静的美,和浪漫的美。
这晚,踏着月色不停步,又复入海边街一条毗连的海湾。不远处是码头,我走着走着,突然就感到今晚的月亮是否来得很久远?月下铺展开的景致足以可以把人拉回到一个世纪前的夜空,就想:我所沐浴的这片月色和脚下的沙滩,是否还留下当年孙中山先生的足印?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策划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直至取得辛亥革命胜利,曾数10余次地往返于澳门与香港间,或踏濠江之波返回大陆,是不是也是从我脚下启程?不知道是否仍是由这片大海的波涛与皎月为他壮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澳门的月光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