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笔记1500字
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在去年的秋日,以一个少年人的想法,我想我是非常愤怒的!
我想中国专家的沉默,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痛恨。一个古老民族最灿烂的文化竟让一个道士--一个渺小、愚昧没有保护民族文化财产意识的王圆箓掌管着。他们痛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声色犬马,却没有资金运送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至当时所谓的朝廷去整理保管。但是纵然他们再恨也只能从外国人手中买回文献胶卷铁板着脸钻研,一钻就是几十年。
虽很不愿意提起这个人,但还是要把他的愚昧和罪证叙述一下告诉众人,中国经过了怎么样的一个荒唐历史文化事件。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其中有一座塔就是王圆箓的。
据历史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你看,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的站在那里。
他原是湖北麻城的一个农民,逃荒到了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同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20世纪初年,欧洲的世术家们正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中国正在进入它文化的黑暗期,、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里转转。他对洞窟的壁画有点不满意,于是找来两个帮手,用石灰水蘸着刷一刷,于是,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不见了,代之的是洞中的一片净白。面壁是白了,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不自在。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何不在这里摆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想法有了,于是便行动起来。事情干得不坏,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浅笑变成了泥巴。再拿石灰堆造雪人似的,这里是眼睛、这里是手脚,总算能稳坐住了。道士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次筹划。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辛苦的清除着一个洞窟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裂,裂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这个洞穴建立。无数地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王道士检索着这些经卷,也觉得有些蹊踐。为何正好是我在时墙壁裂开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城里带几个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分量,但是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去运费不低,他又犹豫了。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
就在这里,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餐风宿露,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冒着被打、被杀,甚至葬身沙漠的危险朝洞窟走来。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洞窟前。洞窟边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裤腰带上。他们万里冲刺,没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碰到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也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他们只得幽默的耸耸肩。
略略交谈,就知道道士的品位。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努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有,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10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穿小一郞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座唐塑......
我想我无话可说,中国有序的黑暗正滋长着外国的文化事业,他们的学术报告激起了如雷掌声,他们不断暗示,他们从一个愚昧、贪婪、黑暗的封建制度国家里面抢救了这笔遗产。
我想,纵使我们早生在那个时期又能怎么样,我们能做些什么?那时候的我有什么权力去阻止外国人运走这些文物,甚至如如我们生在那个时候是否知道有这样一批遗物。
好吧!不如让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去努力壮大 ,让我们的遗产统统回家来。
中国!世界应该瞩目的土壤!
文化笔记字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