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涉及地震,成功中藏败笔1100字
7日是全国高考第一天,全国6个省份的高考大作文命题,直指今年的四川大地震。一些从事多年高中教学的人员表示,将大事件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做法超出了以往常规的命题思路,这在全国高考中非常少见。这种“在所有人预料之中,同时又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以直击大事件为作文命题的做法,在建国以来的高考中还没有类似案例。(6月9日《现代金报》)
直击当年大话题,在建国以来高考命题中实为罕见。所以,这是一种突破,而且社会上对此反应良好,基本上可以说“直击当年大话题”的突破是成功的。但笔者认为,尽管高考作文命题“直击当年大话题”这种做法拓宽了高考作文命题的范围,但“高考作文涉及地震”却应该是成功中的败笔,不但不值得肯定,而且需要反思。
第一,地震话题极易引起考生情绪上的波动。这次汶川大地震可能造成了8万人以上的死亡,全国除极少部分地方外,都有了震感,所以,可以说,每一位考生都真正经历了那场大地震,尤其是处在重灾区的四川、陕西(两地的作文考题都涉及了地震)等地的考生更是记忆深刻,有的甚至可能还会在震中失去了亲属,那么,当面对涉及地震的考题的时候,他们能够做到平静应对吗?比方,四川省的考题为“坚强”。对此,有报道说,“《挺起不屈的脊梁》,这是我的作文标题,联想到在此次大地震中,灾区人民是那么的坚强、解放军战士是那么的可爱、全世界的华人是那么的令人感动,我就忍不住热泪盈眶。”来自成都大学附中的考生漆军告诉记者。而让考生在考试中流泪,这难道不是败笔吗?
第二,高考作文涉及地震,难以评分。按照过去的常理,当年大事件一般不会出现在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当中,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学生容易押中题目。而涉及地震的作文题绝对不仅仅是容易押中题目那么简单,更容易让评卷老师无所适从的。据介绍,作文题立意只要从“抗震救灾”中延伸出民族凝聚力、大灾有大爱、坚强、团结、奉献、信念、生命、爱心、感恩等主题,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关就不会跑题。但“写出深度、写出感动、写出与众不同”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而且这就像连续直播抗震救灾的播音员也会产生心理问题一样,那些评卷的老师会不会因为阅读了太多的“地震作文”而产生心理问题呢?
第三,这有“揭伤疤”的嫌。对于任何人来说,回忆这场大地震都是痛苦的,而且我们也早已经对部分人进行心理治疗了。那么,为什么还要让考生们尤其是灾区的考生去直面地震的话题呢?再说了,在有的地方,考试的当时还得防余震呢。另外,面对大地震的话题,如果作文写得非常好的话,是不是也有“太职业”的嫌疑呢?
必须承认,尽管高考作文直击当年大话题有一定的弊端,但这却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观察社会的作用,可谓是利大于弊。但直击当年大话题也是应该有限制的,像这次余震还远没有结束的大地震就不适合于作为高考作文题的。
高考作文涉及地震,成功中藏败笔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