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主义1600字
当今社会正在逐渐走近共享模式。一排排的共享单车首次登场时,那橙黄的亮色点燃了无数人眼中的亮光——原来单车是可以共享的!它带来的便利毫无疑问就是点燃亮光的火苗;而在其背后,人们一时的狂热追捧便化生为无尽的黑烟,催生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过量的它们被运营商们丢在每一条街上,无人取用,明亮得颜色挤在一块,直扎得人眼睛生疼。
共享主义仍在蔓延。这一次,共享书店让人们敞开了怀抱……很显然,信息的公开将顶替物质资源的共享,成为共享时代的主力军。
公开、共享信息的美术馆,也在逐渐适应着人们变更的生活理念。《共享时代》的展览顺应而生。
“新的时代将会千篇一律。”我向大家展示身后这幅作品。“这幅名为《十示》的作品原本不在展览中,可是策展人在思虑过后在此摆放了它的复刻品,而作者的原题也被涂抹成这样一句话……”围拢过来的游客听到这里,都一齐开始点头,互相私语,就好像有一个人拿着指挥棒,处在《十示》的位置,手腕抖动,对他们说:“现在你们所有人都共享了这位作者的思想!你们原先只得自己感悟,现在你们全都透彻了……这得益于所有公开共享的文字,正因是这样的时代,人人都能共享文化!现在——”他的脚下不知何时出现了橙黄的共享单车,他手舞足蹈、气宇轩昂地前仰后合,眼睛随着脸上笑容的狰狞而愈发充血。我惊恐地看着这位不断膨胀的像要爆炸似的年轻人,口中却发不出声音;一回头,所有的游客齐刷刷地笔直,面朝向他,脸上的渴望多得快要满出来一样,都咧开嘴笑着。呼吸愈发困难,我踉跄地向旁走了几步,谁知那已经巨大化的男子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继续咧着嘴笑,弯下腰把他那同样巨大的手机屏幕凑到我的眼前。就在我哆哆嗦嗦地朝后退了一步,伸出一根手指快要触到屏幕时,身后众人一起拖长了声音:“你也——像我们一样——共享到同样的信息了吗?”“砰!”爆炸带来的压迫直接把我掀翻倒地,五彩的亮点纸带纷纷扬扬从空中落下。透过它们和疯狂欢呼的群众,我只看见那屏幕上留下了四个加粗的大字——共享时代。
站在这副十示前,我总会回忆起这有关共享美学的噩梦。在美术馆参加这次展览解说的本意,是想像共享书店一般,把文化与美学方面的资源公布于众,提高民众对艺术的感知力。可仅仅在一个月内,我的想法完全逆转了。整整一个月,所有听众向我提出的问题都像是“正确答案”。自以为是独到的理解,可一旦展露出来便大同小异!讲解的间隙,我不禁直直地盯着这副单调又了无生趣的画——纯白的底色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井然有序的十字。要知道,这种十字若是换种色彩,人们都会认为它们是指灵光一现的符号;换种角度,也可能是与基督教有关的暗示;《十示》的名字不是与“摩西十诫”有联系吗?……可这些讲解前不断有人更新的有趣思想,为何总是在接收了同样的信息后杳无踪迹呢?难道不正是这共享千篇一律信息的行为,造就了这千篇一律的共享美学吗?
站在《十示》前,我不禁哑然失笑。这十示原本是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追随共享信息,要有自身主观理解的警示,却摇身变为了共享主义的缩影,变为了共享美学的牺牲品。而这两者又即将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
我喃喃地读出这句话。这又让我想到一句话,说有文化的人终将被印刷品所愚弄。我想,这是因为那印刷品是杂志社想让人所相信的东西;那么这共享主义也是一样。只顺应时代而失去自我思想的人,不正是会被新时代的共享主义而愚弄了吗?
诚然,也有很多人不为狂热的共享主义所影响。从公开、传播的信息平台,我们不难看到有人仍在为独特的生活理念及生活美学所奋斗——依旧有茶人坚守传承百年的点茶技巧而不是泛滥的芝士奶盖;依旧有人自顾自地过着“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人生,杜绝外界烦杂的喧扰;还是有人明晰到了这点,用自己的文字在号召,在试图唤醒他人……你们可不能消失啊,你们一定在《十示》的十字间占据了一席之地的吧;在这个共享时代,我与你们在一块呢。在这个狂热、疯狂的共享时代,你也一定要找到比纯粹的“共享美学”更值得为之心动的东西啊。人生,还是得走出“共享主义”,才能活出精彩。这大抵是《十示》给予人的最好启示吧。
井然有序的黑色十字依旧挂在墙上。而我,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转身,离开。我想,今晚我该久违地去和家人在茶室里聊聊天了。
共享主义字相关文章:
★ 共享欢乐600字
★ 共享单车450字
★ 共享快乐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