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1500字
我向来是不爱看同龄人写的东西的。这倒不是嫉妒他们写的好。而是实在看不下去。
现在人写出的东西文章大多“唯美忧伤”。我不喜欢这样,因为在我看来生活美好的很,渴了喝可乐,饿了问妈妈要钱去吃肯德基,心情好了打电话给暗恋已久的人说有人喜欢你……生活中值得我们高兴的事太多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困苦打击让他们绝望忧伤至此。
况且就我感觉,写作的人是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心的——否则他就不能勇敢面对退稿。
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要写那么悲苦绝望的文字呢?我觉得这是出于没有放准写作的位置导致的。因为在他们心中,文学并不是表达心中所思所想的一门艺术,而是用来炫耀的一个工具。而他们要炫耀为什么不选刚气一点的文笔而要用阴暗的、伤痛的笔调来写呢?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病态的审美观吧。中国自古就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现在自然也不缺——反倒还愈演愈烈了。同学们普遍觉得“我的心碎成落花”要比“天光明媚生活永远美好”要有文采得多,原因我不知道,但大家肯定更喜欢前者,不然就不会让前者无法无天后者举步维艰了。
我前面说了,我不爱看同龄人写的东西。这句话既说明了我讨厌无病呻吟的文字,又说明了我们大多数人写的仍然是这种文字。寂寞、忧伤、彷徨、惆怅、无助、迷惘、失落……悲伤逆流成河。这些都是多么可怕的词语,可在同学们的小说散文中却是最常用的。同学写的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为得白血病,出车祸而活的。我觉得这样的小说太过压抑而且没有丝毫意义……
我觉得,写作乃是为发表心中想法、让世界更美好的一门艺术(当然,忧伤不能被杜绝)。它的要领就在于让读者最简洁明了的清楚作者的想法。任何花哨、无病呻吟在升华过程中都将变得越来越朴素,看看那些大作家,哪个的文章不是简洁明快的?余华、余秋雨、王小波等等等等,哪个不是朴实地表达心中想法的?再看看年轻一代“忧伤派写作”的代表郭敬明吧,他刚出道时是多么的“唯美忧伤”,可现在呢?还不是逐渐地在直白朴素?
可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是什么导致了同学们这么爱忧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虽然这个看法有些傻,但我还是要说出来:我觉得是同学们太无聊导致的。现在生活富足,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考虑,所以同学们就有很多时间去上网,去发呆,去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而且现在生活日新月异,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长辈完全进不来,这就导致了代沟,有了代沟,那便无法沟通,无法沟通的结果就又是一个人闷着,看开点的爬山摄影,看不开的只有忧伤的份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大多数父母都能和孩子平等的掏心窝对话。这样中国的孩子一定能有好多都摆脱出忧伤的梦魔,因为他们心中的一些阴暗的东西已经被去除了。但不得不说,我这个想法段时间内是完不成的。但是,难道就这么任由他们无病呻吟下去?
也许,对于那些有承受力的足够坚强的人来说,无病呻吟也未尝不可。从郭敬明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错误的东西,都将消失在岁月中。比如无病呻吟的习惯。如果无病呻吟可以使他们接触文学,接触写作。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在我的经验里,写作和阅读是一个使人正确的东西)?况且无论无病呻吟的风刮得如何猛烈,广大青少年中,终究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人生观,不为虚荣所动,伏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不求回报,只求写出心中所思所想。我不敢说我一定属于这类人,但我希望我是这一类人。——像这样,真正喜欢写作的继续自己的追求,不是真正喜欢的,不小心沾染了阅读,写作的习惯不是很好吗?
归根结底,任何东西存在都有其价值,不管是大多数人看不起的无病呻吟(比如为什么现在人会喜欢无病呻吟就值得学者们研究)还是其他。一味的抹杀,造成文学上的“清一色主旋律”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我讨厌拔苗助长甚于讨厌无病呻吟。
记得毛主席有一个句子,我很喜欢,把它送给那些不管真的假的总之有点忧伤的同学们: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待到山花烂漫时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