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走过文化的苦旅1300字
文化孕育于山川,成长于历史,影响于你我。——题记家中的《文化苦旅》是在初中时期买的,是因为老师推荐,是因为上完了雨果的《致巴特雷上尉的信》后引发地对于是否修复废墟的探讨,也是课本中《信客》节选。之后,却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是静静地将它高放于书柜上没有去触碰,终是在一个暑假将它从尘封中解救下来。看到封面上从黑色中浮现出来的那些文字,看上去似是凌乱无序,却在隐约中透露出了那一股力量,牵引着,震撼着我,让我不由得想一探究竟。
《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到《狼山脚下》;《上海人》、《牌坊》……到《藏书忧》;《腊梅》、《家住龙华》……到《这里真安静》。《文化苦旅》中的每篇文章都伴随着先生的脚步,那脚步声一下一下地变成一个个深沉的字眼,而字眼之后又似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窥视着心灵。如果说,对于像苏轼那般的大诗人、大学者的“老夫聊为少年狂”的脚步声是放达的,那么先生的脚步声更像是一个后人对于历史瞻仰后,崇敬后,思考后的一声感叹之声。先生在自序中说到:“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那么多的为什么成为了使他走出书中,开始在广阔的土地上踏响脚步声的理由。
他要寻找,寻找这些为什么的答案。纵然“三年不窥园”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只在文字间徘徊是无法真正寻找到答案的,所以“在这种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先生走过漠漠黄沙下矗立的道士塔,瞻仰过那些瑰丽的莫高窟壁画,拜见过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柳宗元,领略过壮丽的三峡、都江堰、庐山、洞庭湖,也曾回荡在江南小镇、苏州、天一阁、西湖……从西到东,从漠漠黄沙到大山大川再到那一抹温柔的小桥流水,一路走走停停,行行止止,先生所走过的地方正如他自己讲得那样:“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而这样的地方总是笼罩着一股被文化熏陶之后的香气,如陈年佳酿一样越发香醇,引人品尝回味。
如果在这样一路行走下来,感受到的是自然承载下来的深刻的历史文化,那么之后,先生更是感悟到的那种蕴含在人中的文化,而这人文像一本无形的典籍记录着一代代人,一件件事。上海人、开封,南京,成都,兰州,广州五城的魅力、牌坊和女人、夜航船勾起的文革记忆……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大山大川之间才显得动人,而那些蕴藏在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也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发人深省。
此时,先生让我看到了人、历史、自然之间的交融,这也或许正是几千年来许许多多文人所做到的。从书房中走出来,走向广阔的世界,可谓是一种解放,不论是心灵还是身体。但是从大山大川,从小桥流水,回到人与人之间,再回到自身,这是一种回归。在心里的自由释放之后能得到回归,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更懂得珍惜这一切。
这就是这份回归的可贵,而这也是这本书,也是先生让我体会到最深的一点。“带着心灵的去旅行,不在乎沿途的风景,只在乎旅行的心情。”
走吧,走过文化的苦旅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