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何处1300字
也许正是因为并不执着什么是上海,才衍生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的海派文化。
倚在外滩的栏杆,眺望两岸依江而建的城市,一转眼已是我转学到上海的第四个年头了。在那个“万人禁足”的特殊春天,我与儿时同学打了一通电话相互问候。当聊到所处城市的特点和最深印象时,一时间,我有些茫然。对于什么是上海,我始终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法说个清清楚楚、从居住的地方到学校,一路要经过不少的弄堂。石库门式样的门楼明明白白。
后是悠长的弄堂巷道,上了年纪的水泥地面坑坑洼洼,鳞次栉比的瓦房墙壁上斑驳着烟熏火燎的岁月痕迹,背阴的墙角缝隙中爬上了青苔,风吹日晒剥落了墙面的外皮,露出红砖的底子。侧头看,透过油腻的玻璃窗,看见那摆着油盐酱醋的小橱,吊着的老旧灯泡发着昏黄的光。弄堂转角处摆着几辆自行车,有的还能看到“永久”牌商标模样,偶尔看见从半开的门里走出一位背着挎包的中年妇女,推过一辆自行车,轻快骑上,踩上几圈后便消失在弄堂深处。侧耳听,从海上吹来的风穿过十里八弄后便柔和下来,慢慢吹着路边铁架子上的衣服、被单,也吹来菜刀剁在案板上“哐哐”的声音,和“哗啦哗啦”洗菜的流水声。老人们总爱围坐着一方小桌,桌上摆着一个或新或旧的收音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叨唠家常,放任一旁的孩子在弄堂里跑来跑去地嬉闹玩耍。这里,是家长里短的上海。
从居住的地方步行到外滩,沿途有着各式各样的西洋建筑。有七零八落散落在街头巷尾的老饭店,有三五成群藏在旧时租界里的小洋楼,但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外滩边的“万国银行”金融一条街。一座座临江而建的建筑,古朴安静,大方沉稳,夜灯打在上面,厚重的西式风格中似乎还在流淌着当年的摩登时光。建筑上一排排暗不透光的窗口,如同一双双历史的深眸在俯视着街角下的人群,抑或是在回忆过去的辉煌岁月,或者是在搜寻当年相伴的马车和银行家。附近大卖场里传来的叫卖声蓦地惊醒了旧时幽梦,与空气中弥漫的糖炒栗子的甜味一起让人分不清当下的年代。这里,是旧梦重圆的上海。
凭栏而望,隔江是东方明珠及其附近庞大的建筑群,陆家嘴的高度依然在日复一日地攀升。每当夜幕降临,黄浦江边总是一派金碧辉煌的繁华景象,一座座高楼明亮的灯光汇成一片,映亮了整个天空。江中的游轮不停驶过,桥上的汽车川流不息,呈现一条条交织的金色彩带。无数的霓虹灯在闪烁,将一切映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里,是日新月异的上海。
到底哪一个才是上海?古与今,洋与中,新与旧,动与静,快与慢······在同一片天空下、在同一片土地上并存,为这座城市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印象。我看着不同的来自四面八方、肤色各异的游客,在汹涌流动的人群中高声呼唤着同伴,兴奋地拍下这五光十色的独特夜晚,就仿佛看见了一刻不停歇地在碰撞、交融的思想和文化,不时跳跃出新的火花。
看着看着,看着身边川流不息的行人,看着这座从春天的冷清中重新苏醒的城市。也许正是因为并不执着什么是上海,才衍生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也许正是因为并不执着什么是上海,才有了这个生机迸发、历久弥新的城市。
矛与盾,本身就是统一的整体。不刻意、不排斥,来自广袤海上的风轻轻拂过,继续勾画着一个又一个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梦境。这里,就是上海。
上海,是何处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