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上的牢笼900字
笼中的画眉鸟在笼子里待久了,思想眼界也被局限在这一隅天地里,即使有幸挣脱牢笼,却也走不出自己内心的“牢笼”。广袤的森林于它而言也不过是一个更大的牢笼罢了,丝毫没有“自由”、“探索”的概念。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器械,却仍旧沉浸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中,挣脱不了这个无形的牢笼,最终在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中,宣告失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的改革也逃不开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就连《西游记》大闹天宫中口称“皇帝轮流换,明年到我家”的孙大圣,也终究没有摆脱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牢笼,在管制下取得真经。
一代代的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们,尚不能真正挣脱“时代”这个巨大的牢笼,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学生的身心被束缚在成绩单上那几个虚无的数字中,他们的喜怒哀乐全都由这些数字牵动着,不知道笼子之外的天地有多宽广,不知道世界上有更多令人欣喜、令人悲悯的事儿,抬起头只能看见被高墙包围住的四角蓝天。
那什么才是打开“心笼”的钥匙呢?这最终取决于人的内心。它需要一颗志向高远的心,一颗锐意创新的心,一颗淡然超脱的心。
画眉鸟安于小小的笼子之中,看不到更宽阔的世界,自然永远被困在思想的牢笼中。《逍遥游》中,“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的学鸠没有高远的志向,它的天地自然只存在于几寸的蓬蒿之间了;而大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的雄伟志向又岂是小鸟们所能想象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有不安于现状,追求更高更远的天空,才能飞出精神的牢笼。
苹果从树上落下却只砸醒了牛顿一个人;水壶上冒出气泡,司空见惯,瓦特却因此开创了“蒸汽时代”;哥白尼,面对神学的压迫,勇敢地提出了日心说;爱因斯坦更是超越时空的界限,提出了相对论…………只要保持一颗锐意创新的心,勇于挑战,才能跳出思维的框。
打开心上的牢笼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虽位于果核之内,仍自认为乃无限空间之王”,面对“凌万顷之茫然”的时空,人类似乎渺小的悲哀。其实若心是自由的,一切都无法限制我们。庄子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才有了“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超脱;李白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才有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吟…………
其实,“心即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取决于我们内心的宽广;挣脱精神枷锁,心如果自由,就可以遨游世界。
打开心上的牢笼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