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1200字
唯一
天上的星星
像地上的人
万万千千
数也数不清
纵使一颗星
是那样渺小
光是那样微弱
可是那依然是
唯一的那颗星
普通的样貌
普通的生活
平平凡凡
像芸芸众生
纵使再平常
是那样不起眼
也要活出
我的缤纷精彩
我相信我是
唯一
有时候唱唱反调
有时候闹闹别扭
有时候炫炫自我
我的青春
没有后悔
大作文:
一念·成长
成长不是过了18岁的生日,而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一念之间,真正领悟了人生。
——题记
阳春三月,午后的阳光透过剔透的车窗打在身上,轻微晃动的车厢让人昏昏欲睡。背后坐着两个初中部的小妹妹,唧唧喳喳地嚷着作业有多多,学习有多苦,我莞尔一笑,曾经以为初中很苦了,可是到了高中才知道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我轻轻摇了摇头,看向窗外。
塘路下,古旧的老房子,金黄色的油菜花田,明镜般的水塘,都在眼前依依退去。忽然瞥见前方一副特别的画面。一个中年男子,穿着咖啡色的毛衣,一条黑色的粘着些泥泞的裤子,卷起的袖口露出古铜色的健硕的手臂,很平常的农户家子弟。但他竟站在一棵高大的楝树上,光秃秃的树杆,苍老开裂的树皮,枝上挂着几球楝树子。他的脚就踩在并不粗的枝桠上,一手攀着一叉更细的树枝,另一只拿着斧子的手高高扬起。不知怎么的,他的动作一瞬间让我想起了外公,想起了他曾给我讲过的事情:
那时候外公家里很穷,连像样的床也只有一张。外婆刚过门,外公就把老屋中的杉木搁栅撬了一根下来,又买了几根生产队队间火焼后的焼焦木料,叫木匠草草赶做了一张床,并薄薄的涂了一层漆,就当结婚眠床了。婚后没多长时间,因杉木榫头很容易松动,上床重一点就“吱格吱格” 地叫开了。外公的父母和外公他们同住楼上,中间只隔一层薄板壁,放个晌屁也听得见,不要说眠床“吱格吱格” 了。外婆始时,还只低声发牢骚,再则,话就免不了难听,喉咙也响了,终于,撂下狠话:“如不将这白皮棺材换掉,我不回来了。”
外公毫无办法,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邻村人看到外公家后院的两棵楝树,向外公买,外公才知道,楝树木质坚韧,剖板后花纹细腻美丽,就是极好的造床材料。于是外公卖了一棵凑齐了木匠费,用另一棵做了一张雕花木床,才挽救了几近破灭的婚姻。直至现在外公家还保留着那张床。
在外公那个年代,人们的命运就像是苦楝树。生命很低贱,吃不饱粗粮杂谷,穿的都是“旧阿二,破阿三。”但是生命也很顽强,顶着风风雨雨,曝晒严寒的摧残,长大了。他们也有过盛夏的枝繁叶茂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春天里散发过花的清香,在夏天里撑出一片绿的阴凉,也有过鸟儿来作窠,也有知了来唱歌。但岁月只留给他们却更多的是辛酸和悲凉,光秃秃的树杆布满一脸皱纹,几串苦涩的楝树子挂在秋风冬雪里。
想到这里,肩上的书包似乎轻了,可心头却变得沉甸甸的。少年不识苦滋味,现在我想我一定不能再轻易地说出那个字,它是那样的沉重,是那样的心酸,它积淀一个时代的悲伤与无奈,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泪与血。
“嘟,嘟。”汽笛的鸣响拉回了我深深扎入岁月之土的思绪。窗外的男人和树渐行渐远,一念之间,我却仿佛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眼角还带着些微的酸涩,手中握着两个字——成长。
一念三千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