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700字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潜的这首诗不像《闻笛赋》那般委婉含蓄,于高潮处戛然而止,也没有袁枚的《祭妹文》那样情思绵密,哀婉动人。总之它不同于一般的怀旧悼亡,对于“死”,它多了一份洒脱,一份哲理沉思。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终极情感。有生便有死,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即便长寿如上古大椿者,死也是它的最终归宿。所不同的只是生命的长短及对待死亡的态度而已。
《一片叶子落下来》中那片智慧的叶子说到:“对于未知东西感到恐惧,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既然你不害怕春天变成夏天,也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对于死这个季节,又为什么害怕呢?”真是一语中的!世人又何必看不开,看不破呢?顺其自然而已。
所有的宗教无不将生死问题作为它的终极要义。无可否认,“报应”、“轮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众内心的欲望和缓解了对死亡的惊惧。那美妙的天国、神圣的西天,的确具有极其强大的诱惑力。这种以一种更大的欲望来替代世俗的欲望,以向往来替代畏怯,确实是无上法门吗?不!我更欣赏的是庄子的鼓盆而歌,灵魂融入天地比之来生享福显然更加超脱。看看那些帝王豪奢的陵寝,再看看那些风干的木乃伊,人性的丑陋一览无遗!
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临死时的所作所为。曹操的分香卖屦,刘备的白帝托孤,无不是帝王心思,枭雄本色。而李白的醉中捞月,杜甫的缠绵病榻,虽然同是伟大的诗人,但性格不同的他们注定了死亡方式的天差地别。
我赞同孔子的“厚养薄葬”,反对儒家的“三年结庐”。死亡无非是生命在庄严的宣布:我曾经活过。实在没有必要让生人在哀戚中虚度光阴。忘记故去的亲人固然很难办到,但活在死亡阴影中,沉迷于怀念也是极不智慧的。人们真应该去读一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是一个临死亡的人心情写照。寄寓了他对死亡的态度及对身边亲人的嘱托。
生命,或许真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死字相关文章:
★ 童话之死400字
★ 死与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