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巨变1000字
我出生在城市,但我老家在闽南一个小镇的农村----漳浦县沙西镇北旗村。在我的印象中,农村比较穷,到处脏乱差,地上随处可见牲畜粪便,但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回老家所看所闻,改变了我对农村的错误看法。
上午刚到家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两车道的水泥路,路面很干净,路旁还有绿化带。听司机----我二伯伯说,这里原来是一条泥泞小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勤劳的家乡人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修了一条环村水泥路,并通到海边的堤岸上,海产品一上岸,就被商贩用货车运走。
二伯伯说:“我以前读中学,要用‘11’号车----两条腿走沙路,家里穷得连一辆自行车都买不起。现在,你大伯伯和我都有小轿车,回来都不用挤公共汽车,而且在水泥路上驾车也比较快捷、方便。”说着,车已到老家的门口。老家是新盖的石头平板房,有5间房子。车门一开,只见奶奶和姑姑都出来接我们。随后,她们开始忙着下厨。
刚进家里坐下泡茶,几个堂叔伯闻讯而来。堂叔递烟给两位伯伯,两位伯伯都没抽烟。堂叔说:“好烟不抽,真可惜!”
“什么烟?”
“中华软包3号头。”
“这么阔气!”
“最近赚点钱,买好烟,抽少些,再慢慢戒烟。再说,请人抽烟肯定要好点的。”
听二伯伯介绍:二十年前,堂叔抽的都是自己卷的“尖尾螺”烟。后来,堂叔买了一辆拖拉机,给人拉砖块、石条、沙子等建筑材料,积攒了一笔钱,并开始承包村里的10多亩虾池,渐渐发家致富,就拆了自家几间低矮的瓦房,盖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小洋楼,生活得很舒适。
“你看,我现在穿得是‘7’牌西装,扎得是‘梦特娇’领带,都是名牌产品;家里用上自来水,还装有宽带电脑和液晶电视机,生活一点也不比城市人差!”堂叔继续自豪地展现魅力。
二伯伯说:“是不比城市人差。30年前,我都是穿我哥哥穿旧了的衣服,没有一件衣服不是缝缝补补的,一个洞连着一个洞。那时代就‘流行’补丁服装。现在,你赶上时代大潮流,穿上洋装,看上卫视节目,信息也灵了,但千万不要忘了咱农村人勤劳的本色!致富不要忘了政策好啊!”
“不要聊了,准备吃饭!”奶奶在厨房里喊道。
两桌饭菜,十分丰盛,有鱼有肉有菜,山珍海味,使大家食欲顿开。大家边吃边聊,回忆起改革开放前的日子,大家都吃大锅饭,挣工分,喝稀粥,配自己腌制的菜脯、海瓜子等,经常生疔长疮和得病;现在,大家生活富裕了,为防生病,都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们也比较健康长寿。
午饭过后,堂叔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小洋楼。路上,我看到牲畜都被圈养,村容村貌是十分整洁;村里既有传统的闽南民居,又有现代化建筑,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农村真的变了,变得多姿多彩!
家乡的巨变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