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里的故事1500字
我的朦胧的意念中,奶奶永远是一头银丝,弯弯的两道笑眉,很迷人。父亲说,奶奶年轻时很漂亮,我相信,姑姑很好看,据说她是奶奶的翻版。对奶奶,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储存记忆中的,只有留存的一张老照片让我尚能捕捉到奶奶慈爱的身影。
据父母讲,奶奶是地道的北京人,嫁给爷爷后,也一直守在爷爷身边,没有离开过京城。没成想,爷爷过早地离开了尘世,剩下了奶奶孤影相随。
为了照顾奶奶,父亲曾几度进京,要奶奶来石同住,可奶奶说什么也不肯,她放不下自己的家,一个装满了感情和眼泪的地方。
直到我出生,奶奶才依依不舍的告别家园,来到父母身边,帮助母亲照顾我这哇哇待哺的婴儿。听父亲讲,那时每到空闲,奶奶就会凝视北方发呆,父亲知道,奶奶想家了,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老宅。
父亲曾经一直试图寻找机会,带她回老宅看看,可天不随人愿,在我还呀呀学语的时候,奶奶就离开了尘世,带着未了的遗憾,每当提起此事,父亲的心都在痛。
记得我上五年级时,一次谈到奶奶,父亲取出了一张合影,这是一张父母与奶奶的合影,是奶奶留下的唯一纪念。
这张四寸大小的黑白照片上,奶奶一头银丝,穿着一件米色的上衣,也许是照片的视觉效果吧,白皙的脸上竟也看不出一丝皱纹,眼睛弯弯的似是在笑。父亲讲,奶奶平时给人的感觉也永远是笑的样子。
照片中,奶奶坐在前头,怀里抱着一个刚过百天的婴儿。父母说那就是我,“啊! 那么丑,怎么会?”乍听后,仔细端详着照片中的娃娃,虽然同奶奶一样的白净,但几乎找不到其他优点:前门头后勺子,小小的眼睛一道缝,不知道还以为是闭着呢,可父母偏偏说那是睁着。当时赶紧照镜子,自我审视了一下:虽然鼻子不挺,眼睛不大,但基本上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睁着决不是闭着的样子!扭过脸,看着妈妈,指着照片:“照片上是我吗?没搞错吧?”妈妈气乐了:“你这孩子,那时胖呗!你看看,那胳膊,一节一节的,跟藕段似的,脸上除了肉,也就是肉了,挤得五官哪还有地方,能有一道缝就不错了。说明奶奶把你养得好!”
养得好?我撇撇嘴,丑死了!
可奶奶呢,抱着那个是我的丑孩子,一脸的慈爱。这时,我又发现了新问题:照片上的人坐没坐相,站没站姿,奶奶后仰,父亲前倾,母亲倒是直立在父亲身边,可手却拽着奶奶的椅子,没个姿势。细看看,只有我最有照相的感觉,你看,虽然似睡非睡的,却悠然地倚在奶奶的怀里,玲珑剔透,很有玉婴的天使感。
我认真地端详着这张照片,企图从细节中找到答案:太奇怪了!以父亲的性情,不应该是这种站姿的。父亲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平时做事一板一眼,认真细致,从不含糊。对自己的仪态着装更是如此,无论衣料如何,只要穿在爸爸身上,一定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爸爸年轻时的个人照我也见过不少,都是衣着笔挺,英姿帅气。
豁然,我一下想明白了似地,惋惜地对父母说:“照相馆太不负责任了,大家的姿势还没摆好就照,为什么不提出重照呢?”
母亲听后笑开了:“不怪照相馆的,都是为了让你舒服点儿才搞成这样。那时你很胖,又逢冬季,裹着厚厚的小褥,很臃肿。你奶奶本来个子小,胳膊短,怀抱着你不敢使劲,说会搂疼你,可搂不紧又怕摔着你。”妈妈说到这儿,我内心一阵感动:自己受过这么高的待遇,竟然一无所知!真找到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的幸福感了,只可惜!那时我小,还不懂得什么是关爱。突然间,我无端的羡慕起这个是我的丑孩子来。
母亲继续诉说着当时的情景,仿佛发生在眼前一般:“照相时,为避免“抱疼”你,奶奶不敢重搂,只是尽量的使两只胳膊环出更大的圈,以至于整个身体成了后仰姿式,后背与椅背架成一个三角形,着力点放到了椅背。你父亲为了保持椅子的稳定性,只能用两只手使劲摁椅,以防凳子颠覆,结果就出现了照片的各种姿势……
照片的故事讲完了,我的文字也就此收笔。不过告诉大家,很奇怪的是,自从看了奶奶的照片后,我心目中的奶奶不再是一种称谓,一个符号了。她在我的心目中充盈起来,变得美丽而熟悉。
一张照片里的故事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