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他人眼中的表象1300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法则中较为基本的一条,离开了这一点,一切都是空谈。人类的繁衍方式决定了溯源我们的行为先要从人与人之间开始,意义要从人与人之间发展起来,最初的发展无法得到生命的真谛,但是正以此为基础,才可以衍生“万物”,类比于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想要找到本原,就必须从源头出发,在整个过程中体悟和升华,达到一定境界后,再回首开端,将整个过程有机统一,并站在一个宏观系统的角度着眼于世界。
人类整个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很是奇特,一个原始社会的人来讲,假定他的思维系统有所发展,即可以有意识地思考问题,但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一定不会愚蠢到在肚子咕咕叫时还在精心思考“我为什么会饿?”之类的问题。直到人类文明有所建树,以至于我们不必顾虑物质上的生活,便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进一步追求,而就在这个阶段,有些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家则企图将肉体与灵魂一劈两半,似乎肉体的存在阻碍了灵魂的升华(虽然我们有时侯不得不承认是这样)。但是我想最完美的状态是灵魂与肉身的高度协调和统一。以精妙高超的思维能力探索未知,思考存在本身的意义以求“载营魂报一而无离,专气致柔而如婴儿,涤除玄览而无疵”的境界。同时以丹道修行中医经脉运行之理不断提升身体状况与境界,最终体会天人合一的绝妙佳境。
所以浅显探讨人于他人眼中的表象便很有意义了。从在社会里产生了存在的意义,到开始希望成为一个社会中有用的成员同时不断努力来获得他人眼中的肯定与赞同。狭义上来讲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渐渐认为重要的不是自己认为自己很重要,而是自己能否得到他人的赞许。因此能否正视这种行为并且站在合理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首先需要肯定的一点是我们的价值必须先从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层面开始,我们每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至少现阶段是这样),所以在这个时候隐居和避世绝对是一种消极处世的做法,或者直白地说是没能力。可是痛苦的是古往以来没有谁将入世和处世完美结合在一起,而这也正是很对人梦寐以求的。
对于他人眼中的表象无非是名望,声誉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外化感觉罢了。很多人穷其一生,历尽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他人刮目相看。一些人拼命追逐官位,头衔,勋章和财富,其首要目的无外乎是让他人产生对自己更大的敬意。他们不去寻找真我,而是从他人头脑中的表象得到所谓的满足,确实相当不幸。正如贺拉斯语所言“是一个渴求赞语的人闷闷不乐或者兴高采烈的话语,却是多么的无足轻重。”因此在对待表象时不是一味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在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的基础上看待他人的观点或评价,这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要想时刻保持平和的心境以及相对的独立自主,必须学会弱化乃至扭转这一人性问题的负面影响力。否则,我们只能成为他人的看法和见解的奴隶。所以派生出的事物要以“有选择性的眼光”看待。
我们不得不承认,品质与品质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他们之间有一种无形的连接纽带。不能感之于外却可以会之于心。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一位历经沧桑的圣哲,这个过程中满载欢与悲,成与败。更有由体悟而带来的真正的快乐。可见,人类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故曰:外物之无尽,内化则无穷。是非何萦怀。拥星河以如梦,怀大块而相倾。雾里寻它几十载,满身花雨又归来。
于他人眼中的表象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