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韵味1600字
家乡是一坛品不尽的甘醴,香在口中,甜在心里,一生回味。我的家乡—祁县,是一座三晋古镇。
极小的时候,家乡并未成为一种概念,稍大一点,有了古城旧街的印象。然而,也只不过因着童稚的好奇,将古宅门前形态各异的石狮子看了个遍,根本没有细细品味过家乡的内涵。即使是家乡的儿女,要与家乡的生命接轨,也要经历认识和感知的过程.我的家乡啊,一年又一年,不紧不慢地加深她在我心中的痕迹,好像在精心完成一幅水墨画,一点一点吐露她的心声,教我领会.像是在完成一门有趣的功课,我在成长的途中,也走在古城的路上,捕捉她的身影,凝视她的双眸,触动她的呼吸.祁县在春秋时期已建邑,但如今保留下来的,仅是明清古城,或许,千年历史太久了,她只给人留下一扇窗去探视过去,其余的都融入汗青,留在心里.但是,这古城依旧气势恢宏.门楼巍峨耸峙,古宅斗拱飞檐,给人以巨大的冲击与震憾.建筑之美中蕴含着历史的繁荣。
当年的票号、茶庄,虽然早已车辙不再,留下的宅院却掩藏不住曾经的熙攘.还有乔家、渠家的老宅,走过世纪风雨,似乎亘古不变地矗立在历史的一端.然而,我对古城还有更多体会。古城给我的感觉,是安静.不是因为无人,而是气质上的韵味.古城如同一个世外桃源,执著坚守着那份久远的宁静,而且坚守得如此自然.古道很静,三四尺的路面,青石路板一直延伸到望不见的尽头,两旁民居的外墙实在太高,窄窄的古道只能淹没在阴影中,我第一喜欢的,就是漫步这样的古道:清冷安静,心中反而明快舒朗,思我所思,想我所想.老屋很静.钩心斗角,雕檐飞甍,整体结构却高大雄奇,精细与粗放共臻其致。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骨子里也流动着水的柔婉,可家乡的古居却是按捺不住的豪气.剥落了门楣匾额,刻上了岁月印迹,说不出时间的青石,记不起年代的墙砖,掩盖不住的历史底气,震撼人心的沧桑守望.古城老屋,就这样安静地注视过往烟云.它们就像古城历史的一张张脸,经历了那么多,如今什么也不说,任凭来者细细端详,收获属于我渐渐懂得了这安静气质的来源:文化的积淀让她沉稳,历史的经历让她泰然.先秦时代的文学成就;敢想敢做、诚实守信的晋商精神……
古城便不需要用叫喊给自己壮胆,只要在安静中淡泊,就会在淡泊中深远。但是,古城处处洋溢着一种人文气息.古城与现代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她的文化、历史不是封存在博物馆中,而是鲜明地跳跃在人们的视线里。经年久远的古城,没有拒人千里的傲气,没有因背负的历史文化而自束高阁。每个人都能轻松走近她,认识她的历史,感受她的文化。我想,融入人心,即“化人”,这才是文化的最终目的。
我喜欢夕阳下的古城。落日余辉中,高墙门楼间留下交错的光亮与阴影,更添神韵。亮处不显耀眼,暗处不觉阴晦,这调和的景致似乎是为今天续尾,为明天预示。收得温和,启得灿烂。夕阳中的古城,总能让我持续对美的暇想。我喜欢雨幕笼罩下的古城。雨滴跳跃在古道的声音,在安静的古城中分外清晰。那么有韵律,有力量,跳得灵动,下得畅快,似乎要向古城的安静稳重发出挑战。不过,古城倒是能接纳这不安分的雨,不慌不乱。一动一静揉合,古城好像轻松了许多,雨滴也有些内涵了。江南雨巷,总是那打着油纸伞的姑娘淡淡的哀伤,而家乡古城的雨,是酒入豪肠的剑气。我喜欢夏天的古城。与古城年龄一样久远的槐树又到了一年中最葳蕤的时节。几个孩子都抱不住,树冠更粘住了天穹,周围形成一大片阴凉,真个古城居民纳凉的好所在。孩子们还亲昵地把最大最老槐树称作“老爷爷”。有的人家院中开辟着花园,这时,各种花红的、粉的、黄的、白的赶趟儿似的竞相开放。老城披上了绿衣,戴上了花冠,有些不好意思,却也喜欢这年轻的修饰。灰黄的颜色亮了许多。祁县的夏天来得突然,去得也快,然而却把最美丽的身影留在了古城。成长在此,看过了古城的每一个侧面。每个人心中的那幅家乡山水画都永远不会褪色。
幼年日积月累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植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感谢我的家乡,用文化醺陶我的内心,用气质影响我的品格,指点我的人生。一个人一生的定位是从家乡开始的,我们都以家乡的风格处世行事。于是,出门在外遇到老乡便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即使漂泊远方闯荡天下的人,到老也会落叶归根。而家乡,永远都带着微笑,殷切送走少年,热情拥抱归人。无论贫脊富饶,家乡总是孕育你的地方。无论生于何斯,长于何斯,都应深爱这一方故土。感谢我的家乡,她的历史、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我,给我上了一生受用不尽的课。家乡的韵味,愈品愈浓。
古镇韵味字相关文章:
★ 古镇石龙400字
★ 品位古镇500字
★ 龙凤古镇700字
★ 冬的韵味800字
古镇韵味1600字
上一篇:坚强地面对困难——褚王斌
下一篇:风筝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