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身影——怀念余锡渠1600字
那个身影
——怀念余锡渠
《澄海英风》?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当我品读完这本书后,还沉浸在书香之中。许士杰、余锡渠……一位又一位名人在我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其中让我激动不已的,就是余锡渠。
余锡渠,1917年1月23日出生于澄海县莲阳上社永平乡(今莲上镇永新村)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入私塾读了几年书,接受启蒙教育。大革命时期,他参加该乡农会领导的童子团,守栅门、管土劣,受到革命的熏陶。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国各地掀起了抗日高潮。余锡渠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参加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导队的训练,得到共产党员陈锐,志等的教育和帮助,从此,他“把出路寄托在共产党身上”。澄海解放后他担任中共澄海县委副书记兼县长。
那时,澄海刚解放,满目疮荑,百废待兴。作为第一任县长,余锡渠秉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消除澄海和潮汕地区的旱涝祸患,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平整改土、兴修水利、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工程上。治水——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这是余锡渠给澄海人民,也是给潮汕人民的最大贡献。澄海地处韩江下游出海处。韩江分为十七道支流穿过澄海县境内(解放初期辖区),把澄海县分为一个个孤立的小洲,其水、旱、风、潮,灾害之严重,为粤东各县之冠。为了消除水旱灾害,他“下乡访农叟,恳切问温寒”;“朝涉莲峰水,暮登程洋岗”。每逢下雨,他就雨衣一披,骑着单车,从县城到海滨,从韩江上游到各支流下游,观察地势,了解水情。哪里高,哪里低,哪里积水,哪里可以泄洪,哪里怕旱,哪里可以引水灌溉,广泛搜集水文资料。他还拜访经历丰富的老人,吸取防洪御旱经验。经年累月,他的足迹遍及全县各个角落,对全县的水流、土壤、地势,作了深入的调查,日间深入农村,夜间钻研水利书籍,经多方征求意见,制订出澄海县兴水利、除水害的蓝图。按着这个蓝图,他带领澄海人民埋头苦干,“南断牛溪口,北截鲤鱼洲,西滩蓬洞河,东移沙坝头”,以“敢笑大禹无先例”的气概,把韩江流入县境的17条支流缩减为6条,兴修了许多排涝、灌溉、拒咸、防潮等工程,对海边十几万亩沙(咸)田进行了犁冬晒白,引淡洗咸,加沙改土,水旱轮栽,平整改良,综合利用,基本改变了澄海农田水利的落后面貌,一跃成为汕头地区水利先进县,确保旱涝保收。加上执行一系列的农业增产措施,1955年大旱之年,农业生产却获得了大丰收,澄海成为全国第一批双季水稻千斤县,1957年粮食单产甲全国。我深深地感到,余锡渠在担任澄海县长期间,为改变澄海“春旱、夏涝、秋潮、冬涸”自然灾害频繁的落后面貌,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确实呕心沥血。一位好县长,是会受到人民的爱戴的。他的功绩有口皆碑,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余锡渠一贯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实干的作风,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实工作,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领导农业生产、同各种自然灾害和困难作斗争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亲临现场指挥,果断解决问题。他说:“指挥员不能光靠一把嘴,哪里最危险,就要到哪里去。光靠嘴巴喊冲啊,抢险啊,谁听你的!”没错,只有身先士卒,才能有威信。我对此深信不疑。我是一个班干部,也是值日生,以前只会让别人做这做那,自己却不做,就像余锡渠说的“光靠嘴巴喊,谁听你的”那样,没有人愿意做。后来,我“身先士卒”,自己先做,慢慢地带动一位同学、两位、三位……现在,在班上我已经有威信了。
余锡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人民谋利益鞠躬尽瘁。他对自己和家属要求严格,对群众疾苦关怀备至。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模范地遵纪守法,不谋个人私利,呕心沥血为公为民。他的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的高尚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身影,将永远深深的印在澄海人民的心中!在此,我以一个澄海人的身份向余锡渠致敬,他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那个身影——怀念余锡渠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