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流行之我见1200字
当今社会,流行似乎已成了年轻人最关注的话题。
流行语,整天挂在嘴边。流行歌曲,有空就哼唱起来。流行的服装更是炫耀的资本,甚至有人对校服十分不满。假如谈起时尚,你一无所知,一脸茫然,那么,你便已面临落伍的“严重”问题。
难道,流行的东西,真的有这么好?
日韩的动漫,对中国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诱惑。一款款玩具,一种种游戏,让我们漫游其间。是的,在童年时代,我们得到了所谓的关于新鲜事物的刺激感,跟随着时尚的步伐在不断前进。可是,在若干年后,却发觉,原来自己的脚步可能曾被那些所谓的流行的事物牵绊着。
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动漫文化的发源地,孩子们受着另一种教育:老师手持戒尺上课,对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毫不留情。我们可能要笑了:这不是封建礼教吗?但日本的人口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却是我们的四倍。在这个事实面前,我们哑口无言。
看来,动漫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糟粕。但它却依然是中国流行的主干之一。这种虚有的胡思乱想,似乎满足少年的某些“雄心壮志”,其实却是精神的扼杀武器。
我们不能说它全无好处,但就中国当前有关动漫的情况而言,确实不容人对动漫的存在抱有乐观的态度。外国流进中国的东西,于他们自己国家而言倒不是有多大害处,到了我们国家,反而成了“糟粕”。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得不思索一下自身的问题了。
如果说动漫的流行来源于诱惑,而某些语言的流行更是无稽之谈。
那并不是精妙的句子,至少我这样认为。这些句子因社会上追求商业利益或是利润的活动而生,一旦出现某个能代表时尚流向的推崇者,紧接着便是一群群随声附和,麻木跟从的“流行崇拜者”。也许那些人自己都说不清究竟流行的是什么。这正有如信仰与迷信的区别,信仰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而迷信只不过是盲目的听命于空想罢了。
一句话,流行生于虚,自然也灭于虚。时过境迁,流行曾被刻在沙滩上,历史前进的风最终将它抹平了。
相反,历史中有一些永恒的事物,其核心词语,也就是实在的根基了。
有些经典,出自长时间的锤炼。一部《浮士德》,花去了六十年的时间:《史记》、《本草纲目》的成书史也都超过了十年。历史上不乏千易其稿的文人:苦吟诗人贾岛炼字;曹雪芹耗费终身,仅成《红楼梦》八十回。
但也有些奇迹,出于一夜之间,使人不可思议。不过这却也不同于流行歌手的一夜走红,在这背后,是有着坚实的根基的。
非洲草原上的尖茅草,是名副其实的草地之王。但半年时间内,它们只有一寸长,没有人能注意到它们。一到雨季,这些幼苗就像着了魔一样,以一天一尺半的速度疯长,没几天就长到了两米高。科学家专门研究了尖茅草的根,发现六个月内,它们的根长至二十八米,自然有了突破极限的资本。
这个故事,着实令人赞叹。儒勒·凡尔纳的上百部长篇小说,余光中的《乡愁》,都表明了这个道理。
一句话,生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的东西,就不会像“流行”一般轻易被挥去。它们被刻在顽石之上,风霜雪雨都无法将其磨灭。
看来,人不能被缥缈的虚幻的东西所迷,要把握好实的分量。不要让流行“遮望眼”,打好根基,向风光无限的顶峰冲刺。不一定是最早到达高峰的,但一定是实实在在的走好每一步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流行之我见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