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堂密码》有感1600字
前段时间,阅读了学校推荐书目《课堂密码》。这本由教育学博士周彬编写的书,开本并不像流行小说那样大,封面也平淡毫不起眼,但是书名中的“密码”二字让我眼睛一亮。转而又想,这一类的书铺天盖地,该不会又是哪一位“大家”将以前的谈论稍稍改装一下而冠之以名吧!可是学校规定每位教师要写读书笔记,迫于无奈,不得不选择一个很无聊的时间(这么忙,居然还无聊,倒也确实让我本人很奇怪。想一想,应该是很疲惫,觉得每天忙忙碌碌很无趣吧),随手翻了翻目录——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倒是很有条理,系统性很强。随手又翻到书中某一页,语言很平实,没有让人感觉深邃的理论,没有让人觉得自己很渺小的1、2、3、4条说教,和我们平时的教学随笔差不多。从第一页开始看起,感觉这本书如同此时心境应该冲泡的一杯绿茶,陪你梳理已被纷杂的事物扰乱的心绪;又如同工作中的导师,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又引领你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者带着我们走近课堂,既不远离课堂,也不走进课堂,才发现课堂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正如作者所言,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力和体力去管制学生。当我们不再用要什么就取什么,看不惯什么就改什么的心态来行事,而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尊重同事,尤其是同事的课堂时,才可能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绩。
什么叫课堂教学?什么叫“有效课堂”?仿佛没有比考试更直接、更权威、更有说服力的。作者对考试前师生既紧张又忙碌的日子描写让人不免一笑:用忙碌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减轻紧张感。教师生怕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讲给学生听,学生生怕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掌握,大家都在过着查漏补缺的生活。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考前百分之百地掌握知识点,学生自己也是如此。可是,教师与学生呈现出来的疲态、显现出来的茫然,很难让人相信这支疲惫之师能够在高考或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确实,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在学生前期的学习中,储存知识的能力肯定比提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但在后期的学习中,提取知识的能力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当然,只是根据学习的阶段来区分知识的储存与提取哪个更有价值,既不科学也不全面,因为不管是知识的储存还是知识的提取,都是贯穿于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的。
就像我现在所教的这个班。在入学两周以后进行“学情摸底检测”,我班小朋友提前识字、学拼音的人数达100%,总量大,正确率高,均分高至85分。如果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在没有必要,课堂教学就显得形同虚设,孩子们学不到新的知识,也就谈不上形成相应的能力,极有可能让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恰逢雨花区语文教研员马老师邀请我校参加“科学认读,培养儿童阅读素养”课题研究,让我豁然开朗:将以往中年级进行的“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前落实,探究在新生入学时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时,更加侧重于科学认读,享受语文阅读的乐趣,同时培养小朋友的科学素养,这不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正如我研究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旨在学生具有一定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情况下,在学习、继承、发扬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优良作法基础上,选用科学的练习形式,在合理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地进行教学训练活动,既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又成为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
是的,课堂教学必须高效。根据上海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一年级语文教学倡导联系学生生活和课内外结合的开放识字的教育思想,坚持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在阅读中识字和“读写分流”的原则,遵循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和开发学生识字潜能的教改理念,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但并不代表我们忽略这种情况。根据第一届使用新教材的学生情况来看,学生识字量确实很大,阅读能力很强,勇于发表个人看法,敢于质疑,但是学生说话缺乏条理,书写错误非常多,从这个方面来说,很难说明学生的语文能力很强。鉴于这种情况,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必须打破以往读读书、识识字的传统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仍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提高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为高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达到读文识字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仅避免传统训练时的机械、枯燥,而且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将此作为自己的一项永恒的、重要的工作!
感谢周彬,让我再一次深度思考我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我的工作重新鼓起信心,重新有了前行的动力!感谢!
读《课堂密码》有感字相关文章:
读《课堂密码》有感1600字
上一篇:诸葛亮人物分析
下一篇:紧张与放松,尊重与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