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语“艺术的人生”1100字
近几日读《庄子》读的有些头晕脑胀,越往深处似乎越难把握,有些问题就是百思而不得解,甚至开始有些怀疑自己的智商了。关于庄子是“如何成就其艺术的人生”一问题头绪纷杂,总是难以理清,试着谈论一下,希冀梳理与交流。
庄子所成就的人生即为“道”的人生、虚静的人生、纯朴淡泊的人生、亦即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这种思想在本质上不期然而然地与最高艺术精神殊途同归,因而徐复观先生称庄子的人生为“艺术的人生”。如何成就“艺术的人生”,在庄子思想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其一,至美、至乐、至巧。“美、乐、巧”都是艺术的主要内容或效果。庄子“否定世俗浮薄之美,否定世俗纯感官性的乐,轻视世俗矜心著意之巧”。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主张要从世俗之美追溯上去,把握人生中的“大美”。美的效果即是“乐”,而至美产生的乐应为“至乐”,这超越了世俗感官的快感而上升到另一境界。庄子在《大宗师》中说:“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处的“巧”即不为世俗工匠之巧的大巧,是“惊若鬼神”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至美、至乐、至巧与最高艺术精神是相符合的。而现实中,作为太过平庸愚钝的自己如何才能判断哪些是“至美、至乐、至巧”呢?
其二,游。“游”在庄学思想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它贯穿了整个庄子思想。“游”即是希望人的精神得到彻底、自由的解放,而求得自由解放的条件一是要懂得“无用”的道理。“无用”的观念是庄子思想中消极一面的主要内容。庄子《人间世》中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认为无用乃是大用,无用于社会,即不为社会所束缚,便可以得到“逍遥游”了。因此“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便成为庄子精神的“世外桃源”,忘记天下,忘记知识,甚至忘记自己,把无用的自己置身于“世外桃源”从而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这一观念的确有些过于消极,倘若世人都有此“无用”之念,那么社会就不要发展了。二是要懂得“和”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比较积极的,“和”即是谐和、统一,这也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庄子以“和”注释德,而德与性同义,指的是人的本质,从而推知人的本质即是“和”,这与艺术的性格也是相通的。
其三,心斋与坐忘。这是庄子整个精神的核心,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点。心斋即摆脱知识,坐忘则要求欲望与知识同时摆脱,达到“无己”“丧我”的状态,精神乃可得到彻底的自由。在“坐忘”的过程中,“忘知”最为重要,剩下的即是“徇耳目以内通”的纯知觉活动,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状态。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小孩子能够善于发现美,善于得到快乐的根源了,而我们之所以总是会郁郁寡欢或许即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吧,看来知识多了未必是好事,知识越多越会阻碍心境的自由,越会在无形中束缚自己的行为,从而达不到精神的自由。可是没有知识、忘记知识真是很难做到,又是一组矛盾,看来矛盾无处不在啊!
碎语“艺术的人生”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