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1300字
曾经以为,先贤们的生命将守护那个时代的期许,有“大江东去”一般的磅礴之势。然而,是谁?偏偏抛开世俗的桎梏,另辟蹊径,甘愿化作沉默又孤独的流水?
远远的,一位满面风霜的老人,骑着青牛,执一柳条,从历史深处悠然而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拨开茂密的蒿草,在淙淙流动的河水里照见无牙的嘴和依旧活动自如的舌头时,这样说道。
正因为看多了坚硬的残酷与罪恶,才像仙人那样沉醉而脱俗。是啊,天下还有比水更柔软随和的吗?还有比水更包容万物的吗?所以老子叹息着“金玉满堂,莫之能受”,放弃了守望这繁琐的俗世,像流水一样徜徉于世间,避开群山坚硬的阻隔,渗入厚实广博的土地,滋养万物,泽被后世。老子也在这无声无息的旅程中走向了永恒,走进了我们世代相传的不灭记忆里。
告别了老子,我们又迎来了一位脚着芒鞋,手拈竹枝的中年男子。他是自嘲“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失意者,他是举杯邀月共醉清风的洒脱饮者,他也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孤傲寒鸦。这便是苏轼,集醉态浪漫、才情风骨、失意豁达等气质于一身的千古文豪。但是,他夺目的光芒刺痛了潜伏在黑暗中的眼睛,不可避免地承受了官场和文坛一并泼来的污水。
落难中的苏轼“孤舟出没烟波里”,却终究守不住了历史的期许。他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笑容镇定而洒脱。他虽垦荒种地,生活清贫,却换得一份平静与释然,回归到水一般的清醇和空灵。他的心也从惊涛拍岸的浩浩江水,平息成静默无声的缓缓流水,更加坚定地流向属于他的归途。
苏轼带着释然的笑意渐渐远,在靖康之难的漫天战火里,那个孤傲的身影静静伫立。在中国无数的文人中,他是特殊的。以武起家,最终以文为业的词人恐怕仅他一人。辛弃疾年少时,也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万丈豪气,以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为己任。然而,命运弄人,以身许国的壮志难酬。他也再也没有机会驰骋疆场,血溅甲胄。
“醉里挑灯看剑”,只有笔锋游转,泪洒宣纸,喃喃自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们难忘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辛弃疾独自一人临江水,痛拍栏杆,继而热泪横流。他始终在出世与入世中煎熬,谁能懂他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恸?辛弃疾是寂寞的。他那渴望匡扶社稷的炽热目光,被重重叠叠的青山阻断;他那渴求手刃敌寇的沸腾血液,被苟且安生的朝廷冷却,他还能怎样?这个爱国臣子用血和泪刻出铁骨铮铮、热切磅礴的词句,对着西北的长安,一遍一遍地哭诉,一遍一遍地呼喊。他的满腔势血逐渐变成最深沉的流水,浸润着华夏民族血脉相承的根基。
往事越千年,只有流水依然沉默地流淌。
无论这水承载的是淡泊遁世的超然,旷达淡定的坚守,还是民族悲怆的呼喊,都是历史长河如明镜一般反馈给后人的劝戒与教诲。
总归是,静水流深。
创作手记: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态度稳重,不张扬;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静水流深,那就是一个洞彻人生智慧的人,没有锋芒,只是从容与坦诚,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才能拥有和谐、快乐与自由。我用文化散文的笔调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学积淀。从“老子”“苏轼”到“辛弃疾”,鲜明的特点把握得很到位,对人物的理解也十分深刻(自认为).
静水流深字相关文章:
★ 静水流深500字
★ 静水流深800字
★ 静水流深800字
★ 静水流深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