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与“毒”的辩证800字
古人云:“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然而,这句话在现在却变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诞生了一批批优秀的思想和理论。而许多的理论也成为了人们处世的准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者,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者,亦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者。这些思想规范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古人谈“度”,谈的是为人处事的气度,谈的是言行举止的风度。正如李斯所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气度,那么他就不会成就大事,而是以一抔黄土,一涓细流的命运终了一生。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拥有一种为人处事的气度,是成就大事的必要条件。
蔺相如不惧廉颇排挤,顾全大局,坚持以和为贵,终成将相和的佳话。韩信堪忍胯下之辱,最终辅佐刘邦开辟了大汉王朝。刘备不顾汉室宗亲的地位,屈尊三顾茅庐,赢得诸葛亮,成就了蜀之霸业。因为有度,大丈夫们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万古流芳。
翻过了历史的两千多页后,到了我们现处的环境。重新审视那句话时,却发现这句话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虽然只是一个字,但改变的是整句话的灵魂,同时反映出整个社会风气的变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如同逆水行舟。稍一松懈,便会被千帆而过。全然没有了古代的宁静,和谐之美。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人为了优先取得胜利,就会想出一些所谓的“计策”。于是,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而社会这一潭本来清澈见底的泉水因有他们的存在变得浑浊不堪。不知不觉,毒就在其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无毒不丈夫”也就成了为他们丑恶行为开脱的一套托辞。
“度”与“毒”的辩证,谁对谁错,也就十分明了了。处在变化的风口浪尖,首要的就是保持内心的纯净。坚持处世的气度,才不会被轻易拂动。坚持一分正义,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才会发现,成功根本不需要什么阴谋诡计的帮助。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不仅是古代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对现代社会风气的一种期盼。
“度”与“毒”的辩证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