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爸爸1600字
在我的印象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或很好,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我出生的地方,也就是我的家乡。我在那里只生活了短短十多年,我始终说不出它是不是很美,或者是很好。那里山高谷深,平地甚少,你若置身其间,极目四望,只有四周的山峰和一小块蓝天尽收眼底。还有一条永远不会干涸的小河,日夜不停地在村子下边流淌着。从未出过家门的人,永远不知道小河流到哪里,也无法想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当然,这两个问题对他们来说似乎不太重要。
每年二、三月份,是种玉米的季节,天气几乎都是干燥的。所有的山山沟沟大都是挖掘一新的土地,一阵风吹来,尘土漫天飞扬,铅灰色的岚气给远处群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轻纱。一眼望去,迷迷朦朦,不太清爽布谷鸟在树上慢条斯理地叫着,有气无力。种玉米的人,满面尘灰,每抬头一次,都只见太阳老是挂在天空正中央,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日子好长。
在这个季节里,只有偶尔一场小雨过后,清晨那充满活力的太阳爬上山顶,以及岚气散尽之后,群山才浅析可辩。此时的泥土是潮湿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令人兴奋的芳香。这似乎是一种生命的气息。雨后的群山、雨后的树木和土地,以及鸟的鸣叫声,都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那里的人们很少做砖瓦,过去赛子几乎都是茅屋。那种盖在的房顶上的草,不是普通的山野茅草,那是专门种植的。人们习惯上叫它为“山白草”,我没有去考究过这个名称。用这种草来盖房顶,如果做工精细一些,它的寿命可能要比普通的瓦块还要长些。这也是人们不去烧砖瓦的原因之一。因为砖瓦笨重和成本高,使用价值比草又高不了多少。
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家开始用砖瓦盖房子了,盖砖瓦房的人家,一来可以显示一种富有,二来是因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用来种草了。民以食为天,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农民可以什么也不要,但绝对不可以没有粮食,五谷才是他们真正的上帝。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他们似乎就觉得什么都有了。中国古代的地主阶级,几乎都是这种观点的必然产物。
我三十岁那天,有位朋友为我写了一首诗。诗中有几句说:“......三十岁以前/与生日蛋糕无缘/母亲怀胎不过十月/生下来/却是一段有关粮食的传说/三十来/接触土地的日子更长/你爷爷一辈子/都在讲述土地的故事/你三十岁这天/他刚去世不久/有关土地的故事/是他留下的唯一遗产/......”。
骁儿,家乡美不美或好不好,这是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答案只有你自己去寻找和选择,而且只有这样会才更有意义。
说句实话,在中国,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而感到过自豪。但是,我能够真正去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很好地去拥有它。它虽然使降生到这个世上的我失去了许多,却也给了我许多。这些年来,这个事实使我懂得了人生这个概念,以及让逐渐意识到要怎么去做人。记得歌德那外国佬曾经说过:
“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这都无关宏旨,主要的是你必须要有做人之道。”
我几乎完全同意了他老先生的这一观点。
希望你也如此。
现在,就是现在,你还没出生的现在。那地方还不通公路,甚至连拖拉机或马车也没有。说到马车,我这才想起来,那里好象从来就没有过马车。我没见过那里有什么马车,也不曾听到老人们讲起过。当然,更重要的是那里从来没有马车可以行走的道路。马倒是有过的,而且很多,在那里我还放过几匹呢。听说很久以前还更多。不过,现在那里连马都没有了,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在我的记忆中,马吃草是不讲卫生的,再脏的草它们都照吃不误。但是,饮水方面马却非常讲究,稍稍混一点或脏一点的水它们就不吃。在吃草和饮水方面,牛和马正好相反。
过去,那里的马既不用来犁地,也不用来拉车,仅仅是一种用来驮货物和人骑的运输工具而已。那里的马和那里的人一样,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车。
以后,你回去的时候可能已经通车路了,只是路况不可能太好。但是,即便你自己有车了,你也应该尝试着走一走路的,看看能否找到我当年的感觉,我相信你会的,你会去走一走的。如果回去的时候刚好是水果成熟的秋天,那就更好。你回去的路边会有许多水果,进入秋天以后,差不多都会同时成熟。如果你走累了,口渴,可以在路边的果树上摘几个水果尝一尝,肯定很鲜。如果附近有人,你就向他们要,没人也可以要。他们会给你的,不会收你的钱。但是,你不能拿得太多,更不能糟蹋,吃个够就行。否则,他们会不高兴的。大人小孩都一样。
快要进村的时候,你要找一在我的印象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或很好,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我爱我的爸爸字相关文章: